多陪伴產婦 預防無形殺手產前(後)憂鬱症

陳恆生醫師呼籲多注意週邊孕婦的身心情形。

一名年輕未婚媽媽涉嫌殺害出生不到1週的男嬰。她面對檢警偵訊時說詞反覆,供稱因養不起不想留下小孩,但後又淚崩地說「對不起,有緣再當我兒子。」另傳這位未婚媽媽的男友在她懷孕不久後就提分手。針對此感慨的新聞,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任何懷孕中的婦女都有機會患上憂鬱症,而未婚或單親懷孕婦女所要承受的社會壓力更大,建議應多觀察身邊人懷孕期間的身心狀況,多給予陪伴關懷,適時協助就醫,預防憾事發生。

南投醫院身心科醫師陳恆生表示,在懷孕期間及生產後所面對的經濟、家庭以及心理等等壓力,都有可能使孕婦面對產前(後)憂鬱症無形又無情的殺手。陳恆生醫師表示,其實產前(後) 憂鬱症比想像的要普遍。任何懷孕中的婦女都有機會患上憂鬱症,其中特別是新移民、原本已有家庭或婚姻問題、家族歷史有情緒病、之前有患過情緒病的歷史、思想負面的人、單親家庭和有生活壓力的人都是高危險群。

陳恆生醫師表示,產前(後)憂鬱症的表現差異並不大,主要的區別在於發生時間不同,產前憂鬱症一般發生在分娩前,而產後憂鬱症則在生產後4至6周內,主要的情緒表現包括是擔憂、焦慮、煩惱易怒,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悲傷絕望到想自殺,甚至是做出傷害嬰兒的行為。

由於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角色轉變、照顧嬰兒的挑戰和家庭等諸多問題,陳恆生醫師表示在產前(後)的一段時期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可能會較高。醫學研究指出,大約30%至50%的媽媽在產後都有沮喪或情緒低落的情況,通常在產後10天之內會慢慢舒緩和消失,仍有10%的媽媽這些負面情緒並未得到舒緩而使得憂鬱的症狀更嚴重和廣泛,甚至影響媽媽的精神情緒狀態、日常家庭生活、工作表現、甚至與伴侶的關係和孩子的成長等。

陳恆生醫師呼籲當罹患產前(後)憂鬱症時千萬不要自責或害怕,應主動告訴家人或諮詢醫生意見。治療方法包括暫時服用藥物以平衡體內情緒系統的腦部活動和心理諮商、治療以助調節及控制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