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由於中央取消一般性補助款公式化設算部分,造成財政歲入補助減少,支出增加,彰化縣王惠美縣長呼籲,中央在修法和補助分配上,要真正考量地方財政的穩定,否則縣市政府再怎麼堅守財政紀律,面對補助資訊未明、欠缺公平性的補助機制,將直接影響到地方基礎建設和民生服務。
此外,過去一些中央編列預算的補助事項,現在,卻要由地方縣款支應的重大政策,如學校冷氣電費、公用路燈優惠電價及凍漲電價差額補助及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等彰化縣約多出4億元負擔,尚不包括後續未知的恐不盡其數,對於這些中央請客的重大政策,不應由地方買單。

配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整修正後一般性補助款分為四大專項補助,其中現行計畫型補助項目中,部分具經常性、普及性、基本建設或維運性質者,日後名稱將改為一般性補助款計畫,並由中央各機關審查後通知各縣市政府。
在中央補助制度改變後,很多計畫型補助也改成「一般性補助」,地方必須編列配合款,等於我們要增加負擔,加上過去像協助縣市財政均衡補助款、各縣市施政考核獎勵金都未核定,115年度籌編預算均不包括此部分財源,讓縣府編列115年度的預算變得非常困難。
縣府去年依公式可以拿到 189億元一般性補助,但今年截至9月5日只收到中央各機關通知核定之具經常性、普及性、基本建設或維運性質計畫約57億元,及稍早確定115年度 22億元的社福補助,總計短少了約110億元財源,由於這些補助資訊未明、欠缺公平性,影響地方基礎建設及民生服務相當大,希望中央聽到彰化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