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醫院藝術走廊烙畫公益聯展 畫作溫潤公益暖心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中華民國烙畫藝術協會理事長廖淑芬及學員今天起在衛福部彰化醫院藝術走廊舉行為期2個月的烙畫公益聯展,一般人較不熟悉的烙畫是利用碳化原理,在控溫及勾勒技巧下,在木頭等材料上烙下印記而成畫,質樸又溫潤,這也是該協會烙畫首度在彰化縣展出,引人注目。

這項「烙畫有情・仁心無界」聯展今天(3日)在彰化醫院舉辦開幕式,立委黃秀芳、彰化市長林世賢、前彰化市長邱建富、縣議員劉珊伶、縣府機要秘書張建豐、文化局長張雀芬、宏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子鈞、彰化醫院院長賴仲亮等人與會。現場共11位學員展出30多幅作品,多位學員也將把展出畫作義賣,所得捐給位於偏鄉的喜願家園作為扶助基金。

畫作溫潤公益暖心

彰化醫院院長賴仲亮表示,這些特別的烙畫讓醫院更柔軟、更有溫度,也希望來到醫院的民眾前去參觀,陶冶心境,沈澱心靈。

策展人廖淑芬表示,烙畫起源很早,中古世紀的修道士已精通烙畫技術,在15世紀古代的櫃子、牆壁等處,常見專業的烙畫痕跡,這項工藝藝術透過不同温度與技法所展現的線條層次與色調,呈現出深厚的人文底蘊與質感。

廖淑芬說,在台灣越來越多人了解並學習烙畫,他們協會的成員就來自各行各業,像她是護理師,10多年前因緣看到烙畫,被其精緻溫潤所吸引,展開其烙畫學習之旅,其碩士班論文也是以烙畫為主題,在一筆一畫中,堆疊快樂時光,每一幅畫總要耗上幾天,甚至上月,但青春無悔,滿是成就感。

在彰化醫院藝術走廊展出的畫作是作畫於木頭上,不管是人物還是景物,都顯得立體鮮明。廖淑芬說,作畫者使用烙筆,利用溫度的高低及加熱時間的長短,以不同的技法,使素材產生不同的碳化,成就不同的色澤及立體的層次。

此畫展由中華民國烙畫藝術協會主辦,彰化醫院、喜願家園協辦。喜願家園位於偏僻的芳苑鄉,照顧150位特殊的精神障礙者,彰化醫院則是長年來作為喜願家園住民的醫療後盾,提供即時的醫療支援。廖淑芬表示,因為這份醫療與社福機構之間的長期合作,他們把這場公益畫展辦在彰化醫院,部分所得捐助喜願家園,感謝雙方對精障者的照顧,讓烙畫聯展更具溫度,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