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彰化縣竹塘鄉是農業大鄉,著名的「三白」—白米、白蛋、洋菇銷售量更是台灣重要的來源地,而土庫國小正位於竹塘鄉偏郊,四周圍繞著綠油油的農作,更有近八成的居民是以務農為生,是以,推廣食農教育理念已是校方的必要選項。新課綱推動之後,土庫國小正式將食農教育納入校訂課程永續推動,更長期與在地農會合作,由農會邀請專家入校指導學生如何栽種農作物,進行「從泥巴到餐桌」的全體驗課程。種植、除草(蟲)、澆灌、採收、烹飪,高年級學生已經習以為常,食材到手,信手拈來就能料理出一道佳餚。
此次採收的「聰明蔥」秧苗是由校方黃堃銘輔導會長提供,黃會長今年一月份指導土庫囝仔種下苗種,經過4個月的澆水、施肥、除草,採收當天,學生難掩內心的感動與興奮。學生1表示,種了四個月的蔥今天終於採收了,想不到一根蔥苗種下去,現在已經這麼大一株,好開心哦!這次一定收穫滿滿。
隨著食農教育法公布,校方每年定期滾動調整食農教育課程內容,今年躍升從「泥巴到餐桌」的全體驗過程,納入了農業經濟議題,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四年級的孩子自行設計土庫國小農產品LOGO,並將LOGO置於專屬網袋(茄芷袋仔),更拍攝三部曲行銷短片,透過網路分享他們從蔥苗到採收的歷程,影片中可以看到土庫國小進行食農教育的點滴。學生2表示,老師常常帶著我們在網室或是教室前的花台種植蔬菜,我們以前種過玉米、小番茄、四季豆、秋葵,每次採收後,老師會帶我們一起料理好吃的食物,但是這一次我們想要把我們親自種植、照顧的蔥明蔥share 給大家,所以我們為學校的農場品設計LOGO,也和班上同學一請拍攝影片,希望大家會對竹塘對土庫的農產品印象深刻,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收穫的喜悅。
教導主任陳眉君表示,學校將食農教育納入校訂課程,希望強化學生對在地農村產業的認同,因此我們規劃「食農蔬菜種植區」-耕莘園,設置食農教育的真實環境,透過「校園農夫」、「導覽農村」等課程,帶著孩子做中學。孩子們種植過稻米、番茄、小黃瓜、地瓜葉等等,這次孩子們自己種蔥,從整地播種、除草到收成,過程當中孩子觀察記錄蔥的生長歷程,他們十分期待收割親手照顧的蔥,更希望能將自己種的蔥行銷出去。
校長王聖賢進一步指出,「地方創生」是近年來最火熱的字眼,竹塘鄉雖是農業大鄉,但也面臨「日落村」的窘境,而學校是社區的一份子,以教育的角度,土庫團隊計畫以在地的農產品特色,融入食農教育課程,更以食農教育進行跨領域學習內容的導入,除了指導學生以家鄉特產跟國際姊妹校進行交流,分享從泥土到餐桌的全體驗過程,更能透過行銷翻轉農村偏鄉的刻板印象。我們知道食農教育除了重視自給自足,更強調分享與惜食的品德,所以孩子們設計商標,採購傳統網袋,在老師的指導下,規劃將親手栽種的青蔥進行網路銷售。孩子為了強化消費者對土庫聰明蔥的印象,特地錄製三部曲短片,介紹、行銷他們精心呵護的農作品,也讓更多人認識竹塘的農業。在此期望大家以實際的行動鼓勵土庫這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