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一場突如其來的倒地事件,幾乎奪走一名壯年男子的生命。44歲的黃姓男子在工作中突然倒地,當場無呼吸心跳。所幸現場同事臨危不亂,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CPR),爭取了寶貴的急救黃金時機。
消防救護人員迅速到場接手,持續提供高品質胸外按壓,並火速將病人送至彰濱秀傳醫院急診。到院後,急診醫療團隊立即啟動高階急救流程,並運用經食道超音波(TEE)確認壓胸位置,確保每一下壓胸都能有效產生循環。在團隊緊密合作下,病人順利恢復心跳。

然而,危機尚未解除。到院後心電圖顯示病人為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其心臟主要血管可能已完全阻塞。醫療團隊立刻啟動「急性心肌梗塞綠色通道」,緊急由心導管及心臟外科團隊展開下一階段搶救。
因病人心臟功能嚴重受損,醫師緊急啟用葉克膜(ECMO)提供體外循環支持,並於心導管檢查中發現其左冠狀動脈中段幾乎完全阻塞(達99%),於是立即開通血管並置放支架。歷經一連串分秒必爭的醫療搶救,黃先生最終奇蹟生還,成功從死神手中奪回生命。
今日(7/29)黃先生特別到彰濱秀傳醫院送花給醫療團隊,感謝所有醫療人員給他第二次生命。他說:「從我倒下的那一刻起,就有很多貴人相助,同事、119救護人員,醫院的急診、心導管、心臟外科及加護團隊更是全力搶救瀕臨停止的心臟。感謝大家!你們的專業、冷靜與無私付出,讓我能再次擁抱家人、擁有未來。真的非常感謝!」
值得一提的是,彰濱秀傳醫院在顏鴻章院長的領導下,近三年來持續強化急診心肺復甦流程與品質,透過教育訓練、標準化作業流程與先進科技輔助等策略,急診CPR後自發循環恢復率(ROSC)從原本的25.2%大幅提升至42.2%。這項成果不僅展現醫療實力的長足進步,更彰顯醫療團隊對生命的承諾與守護。
彰濱秀傳急診陳家慶主任也指出,CPR病人使用經食道超音波(TEE)恢復自發循環(ROSC)的成功率高達70%。這樣的進展不僅展現醫療技術的演進,更是制度落實、團隊演練與臨床決策效率三者相輔相成的成果。此次緊急醫療行動,從案發現場到急診、心導管室與加護病房,每一環節皆緊密銜接,展現跨團隊、跨專業的精準整合,堪稱現代醫療救命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