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慶福里早年產薯莨 汁可做為天然染料

「薯莨」曾是慶福里居民販售的農作物之一,如今數量稀少。(記者黃玿琮攝)

記者黃玿琮/台中報導

東勢區慶福里內有一座「薯莨橋」,「薯莨」之名從何而來?是什麼東西?地方年輕一代居民都不知道其由來。「薯莨」是一種汁可做為染料的植物,早年還是慶福里居民販售的農作物之一。但在山區開發種植果樹後,「薯莨」只剩零星數量。

據地方居民說,約在台灣光復後的二、三年,今慶福里第三鄰「七櫃坑溪」一帶山區,滿山遍野都是生長「薯莨」,可做為染色原料。台灣光復後初期,就有紡織工廠派員到慶福里購買「薯莨」,當時許多居民都到山上挖掘「薯莨」扛回家販售。

一顆「薯莨」的重量最大的有數十台斤,紡織工廠收購期間約兩年,當時成為地方居民販售的山林產物之一;之後,可能紡織廠改用化學染料而停止收購「薯莨」。且地方居民逐漸開闢山林種植桃、梅、梨等果樹,而將「薯莨」剷除,目前只剩下里內山區零星可見。

由於「薯莨」曾是慶福里山區的產物,主要生長地點一帶的「七櫃坑溪」,於民國六十年代興築一座水泥橋,為紀念當地的特有植物,也將橋名取為「薯莨橋」。為了讓民眾與後代子孫認識這種植物,有居民還特別到山上挖掘「薯莨」的塊莖,種植在所經營的休閒農園內。

據文獻記載,「署莨」為薯蕷科,別稱「薯榔」,學名:Dioscorea matsudai Hay。「薯莨」產於台灣、福建、廣東山間的一種薯草,為爬藤類、葉尖長,節有小刺,根圓,很像樹薯,皮紫黑色,肉紅黃色,其汁中含有「鞣酸」成分,台灣主要產於台東縣。

老一輩的漁民認為,利用「薯莨」染麻製魚網,可讓纖維柔軟,防腐耐用。應是先民由福建、廣東來台時所傳入,將「薯莨」帶到台灣種植,或者是台灣的本土植物,仍有待考證。不過,不只東勢區慶福里,連年輕一代的園藝研究人員都對「薯莨」沒有印象。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魚網還要染,也就對其貌不揚的「薯莨」未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