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台中報導
原本每年的夏秋之際約9到11月是虎頭蜂攻擊期,今年因氣候變遷,12月的天氣還是像秋天一般,這也會讓虎頭蜂攻擊期跟著延長。人們被虎頭蜂螫傷後,立即會出現局部的紅、腫、熱、痛,併會在螫傷部位形成直徑約5公分的紅腫區域,接下來的數小時,螫傷傷口會產生直徑約0.5公分的水泡,然後轉為膿泡。醫師建議,如果遭虎頭蜂螫刺,建議立即以乾淨清水沖洗傷口,若出現過敏反應則須盡速就醫。
台灣虎頭蜂種類約有11種,其中七種的生態與習性較為被人們描述,分別為:黃腰虎頭蜂(Vespa affinis)、擬大虎頭蜂(V. analis)、黑腹虎頭蜂(V. basalis)、雙金環虎頭蜂(V. ducalis)、中華大虎頭蜂(V. mandarinia)、黃跗虎頭蜂(V. velutina)、威氏虎頭蜂(V. vivax)。
台中榮總醫院虎頭蜂螫傷治療團隊醫師指出,民間說法遭蜂螫塗抹氨水或醋作中和處理(例如在蜜蜂螫傷傷口塗氨水、或胡蜂螫傷傷口塗醋液),這些處置並未證實有效,且氨水或醋具酸、鹼性質,有可能使局部傷口惡化,增加感染的風險。需特別留意的是,若出現疑似過敏性休克的症狀,尤其迅速出現多種合併症狀時,例如胸悶、氣促、喉頭緊縮感、暈眩、皮膚癢、腸胃不適,應盡速由119協助送醫。
一般被虎頭蜂螫傷後常見反應:過敏反應(allergic reaction),包括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一隻蜂螫就有可能會引發過敏性休克,但是對蜜蜂螫發生過敏性休克的患者,對胡蜂螫不一定會發生;第一次螫就發生過敏性休克者,第二次被螫則不一定發生。而第一次未發生過敏性休克者,也不代表第二次被螫就一定不會發生;報章雜誌、文獻上被蜂類螫傷後迅速致命者(例如30分鐘內),多半指此種類反應,其治療有可能需要使用腎上腺素注射,以及其他抗過敏藥物等。
另外還有毒性反應:分為局部反應或全身性反應。不同虎頭蜂種類毒性強弱不一,特定種類要多少數目的螫傷,比較會產生嚴重的症狀,尚無很好的量化資料。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成人被20-30隻虎頭蜂螫傷,有可能產生較嚴重的全身性毒性反應(包括急性肝炎、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凝血病變等)。以往認為黑腹虎頭蜂蜂毒較其它虎頭蜂毒,但是我們的確不是很清楚這些虎頭蜂螫傷後,最高不產生嚴重毒性的劑量,或是最低產生嚴重毒性的劑量。
最後還有機轉不明反應:多半是指免疫調節的反應與疾病。
台中榮總醫院虎頭蜂螫傷治療團隊建議,對於經常需在野外工作的人們,簡易採取預防虎頭蜂螫傷原則如下:當1-2隻虎頭蜂飛近身邊:不動聲色冷靜觀察,牠通常不會發動攻擊。當1-2隻圍繞頭部盤旋:可能是巡邏蜂,冷靜、不做快速動作(例如揮打,急速搖頭等)。虎頭蜂愈聚愈多:朝上風處,沉穩大步離開,切忌急速奔跑,因為急速活動引發的氣流及影像,會誘發虎頭蜂攻擊;虎頭蜂已螫人:盡速逃離現場,因為被螫同時已被費洛蒙標記,千萬不要只是包頭臥倒。有研究顯示虎頭蜂對黑色(黃腰虎頭蜂, 使用不同顏色物體騷擾之)、粗糙表面、飄動的頭髮特別敏感,所以一般建議至野外時宜著淺色衣服、淺色帽子。隨機應變, 沒有百分之百有效方法。
虎頭蜂具有捕食害蟲的功能,站在環境保護的立場,台中榮總醫院虎頭蜂螫傷治療團隊並不鼓勵人們主動將螫傷人的胡蜂去除、或是預防性的將蜂巢清除,這樣才能與自然環境互惠、永續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