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彰基醫籲3族群注意復發風險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的復發風險不容輕忽!美髮師洪小姐46歲那年確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起初僅是穿衣時摸到硬塊,檢查才發現3.8公分腫瘤、未侵犯淋巴結。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隱瞞病情數月,甚至過年都強作鎮定,手術前2天才向母親坦白;手術後接續預防性化療,身體虛弱「累到連吹風機都拿不動」,但為了母親與年幼的孩子,堅持治療與健康習慣,且在術後第4年復發後,更加地積極配合醫師與持續追蹤治療。

乳癌多年穩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新增約1.5萬人確診,其中以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的占比最高。由於生長速度較慢、治療效果良好,不少癌友誤以為這是「較溫和的乳癌」,只要完成5年藥物輔助治療就能安心,但國際大型研究發現,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具長程復發風險特性,打破「5年過關」的傳統迷思,也讓對抗復發成為一場不可輕忽的耐力賽。

打破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彰基醫籲3族群注意復發風險

彰基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陳達人主任表示,有別於「荷爾蒙陰性」乳癌的癌細胞擴散快、手術後復發轉移主要集中發生在5年內,部分「荷爾蒙陽性」乳癌不但可能在5年內復發,超過半數病友更復發在5年後。

研究也顯示,20年中第2期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每3人就有1人會面臨復發轉移,第3期癌友每2人就有1人復發轉移,呼籲乳癌病友要提高警覺,治療不能鬆懈,後續追蹤與抗復發策略需持續進行。

陳達人主任強調,無論是否淋巴結轉移,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只要呈現某些指標就屬於中高復發風險族群,包括:腫瘤直徑超過2公分、年齡低於40歲、細胞分裂指數達20%以上或淋巴轉移。這類病友即使病況穩定,也應積極回診、依醫囑適度增加治療藥物,嚴密防堵復發風險。

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致力提供完整且細緻的照護服務,不僅結合8科別專業團隊提供「One Team」共同診療;為病友打造「One Day」一站式檢查與治療流程,所有檢查同日完成,減少反覆就診負擔;並以「One Dream」全人關懷理念,陪伴病友追求不復發的目標。

彰基總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彰基近幾年連續多年獲得政府頒佈的「乳癌生命搶救王第一名」與「乳癌篩檢效率王第一名」。而且,在彰基多專科團隊的照顧之下,每年新增加乳癌治療的病人高達800例以上,而且乳癌5年存活率優於全國醫學中心平均值,近年不但經國健署癌症認證評鑑審查總評為A,也陸續獲得醫策會乳癌照護品質認證、生策會SNQ國家品質標章,臨床與照護品質備受肯定。

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專科護理師楊淑妮也分享:「在治療過程中,只要保持希望與信心,無論身體或心靈的需求,都可以找到答案」,相信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力量與機會幫助病友走更遠。

她也分享有位病友,屬於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的低復發風險族群,依照常態治療方式,抗荷爾蒙藥物需服用5年以上,但病友一想到要服用這麼久的時間就很抗拒,藥物從有一搭沒一搭地吃,到後來自行停藥,5年內復發且癌細胞已遠端轉移,卻誤會醫師在前線預防性治療藥物的投放無效。類似以上發生擔心用藥時間過長、副作用高而衍生的用藥遵從率不高,其實是可以與專業團隊討論,或許改為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類藥物治療,討論出更合適的照護方式。

面對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的長期復發風險,陳達人主任強調,最重要的是「不輕忽,也不焦慮」,呼籲病友定期回診追蹤、持續關注醫療發展、遵從醫囑持續治療,同時保有健康的生活型態,「人人都有機會重回正常生活,走得長、也走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