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地方經濟與文化特色 三義「茅鄉炭坊」將廢木料多次利用邁向淨零

三義「茅鄉炭坊」利用製作精油剩下的廢木屑,再利用做成香茅薰香棒、肖楠木料隨手杯等多款產品。(圖/記者賴淑禎攝)

記者淑禎/苗栗報導

持續關注農村青年產業發展,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今年再推動「貓裏法默」跨域永續躍升計畫,計畫主持人李雁隆老師強調,結合學校的USR計畫,協助返鄉農村青年在原先的產業的基礎,發揮邊際效應,創造出不同的產業風貌,其中像是三義的「茅鄉炭坊」,就是在生產木質調精油的概念下,將原本失去商業價值得木料廢資材,重新再利用回到生活中。

三義「茅鄉炭坊」歷經三代人傳承,第三代年輕人返鄉再創榮景。(圖/記者賴淑禎攝)

三義的「茅鄉炭坊」從原先祖輩契作生產香茅油跟燒製木炭,一直到他們這一代,都還是持續生產香茅油,雖然其間在父親的年代因化工合成興起一度中斷,不過他們還是持續有小規模的經營,進而造就第三代年輕人的返鄉再創榮景的機會,「茅鄉炭坊」負責人之一的郭純嵐說,她跟先生回家接班後,他們除了繼續製作香茅精油之外,也發現三義有許多木雕的邊角料都沒有善加利用很是可惜,因此他們先將木雕的邊角料收集分類後,製作出多款的木質調精油,不過卻也衍生出廢木屑的問題。

對於萃完精油的廢木屑處理,以前他們都是充作農田作物的舖料,總是覺得可惜,後來跟朝陽科技大學USR計畫的合作,透過李雁隆老師團隊的發想,首先就香茅精油的廢料,研究再利用做出天然的「香茅薰香棒」,很適合戶外活動的驅散蚊蠅,而今年再透過「貓裏法默」跨域永續躍升計畫,將肖楠木屑再利用,做成肖楠木隨手杯,有效的解決肖楠木邊角料萃完精油之後產生的木屑處理問題。

三義「茅鄉炭坊」跟朝陽科大工業設計系團隊合作,將萃完精油的廢木料再利用,兼顧文化特色及地方經濟。(圖/記者賴淑禎攝)

為有效處理「茅鄉炭坊」在製作精油過程中所產生的木料廢棄資材,不僅著眼於廢料問題的解決,更藉由創新的再利用方式,讓這些木料以全新形式回到人們生活之中,不但豐富了業者的產品內容,也增添了趣味性。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貓裏法默」跨域永續躍升計畫主持人李雁隆老師指出,該計畫以地方永續發展為核心,目前已完成三義「茅鄉炭坊」周邊景點與步道的導覽解說地圖。未來,這些資源有望進一步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的發展,充分展現並傳承在地的經濟價值與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