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在中市環保局設研究級大氣觀測站 找出空污物質從源頭解決問題

設立在台中市環保局五樓的「研究級大氣物理化學觀測站」。(圖/台中市環保局)

記者賴淑禎/採訪報導

台中市因為受限於地理條件因素,造成空氣擴散條件不佳加上近年來人口快速增加,工商業發展迅速,也造成台中市的空氣品質容易變差,因此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與中央研究院空氣品質專題中心合作,結合學術團隊,在環保局五樓頂設設立「研究級大氣物理化學觀測站」,希望透過精密監測,找出造成空品不佳的因素。

台中市府環保局表示,臺中市全方面管制空污,持續滾動檢討修正改善對策,包含推動減煤、推動燃煤工業鍋爐退場、成立專案小組深度稽查、補助老舊車汰換、通知機車定期檢驗、推動電動車倍增、局處合作輔導餐飲業油煙、輔導改採環保祭祀、改用益菌肥翻耕、加強洗掃街等,109年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值降至15.4微克,已相當接近國家空氣品質標準15微克,是本市歷年最佳空氣品質;然而越接近空氣品質標準減量越加困難,且今年度PM2.5濃度部分縣市更呈現增加現象,且臭氧污染也成為各縣市需面臨問題。

中研院空氣品質專題中心執行長兼計畫主持人周崇光博士說明「研究級大氣物理化學觀測站」可監測找出造成空污的前驅物。(圖/台中市環保局)

中研院空氣品質專題中心執行長周崇光博士擔任計畫主持人說明指出,會特別選在台中市設立「研究級大氣物理化學觀測站」,主要是台中市的地理位置特殊,因為受到中央山脈阻隔影響,造成這個地區的空氣擴散條件不佳,另外觀察到台中市近年來的人口增加快速且工商業發展也相當迅速,因為這兩個條例件影響到台中市的空氣品質。

而透過「研究級大氣物理化學觀測站」的精密儀器,可以找出一百多種pm2.5的化學成份,也就是找造成空氣污染物質的前驅物,釐清污染源跟影響,進而以客觀的科學資料協助研擬防制空污策略。

環保局表示,這次科研合作計畫將透過地方與學術單位的聯合能量,藉由都市空氣污染研究站的採樣分析探討空氣品質惡化的關鍵污染源,及解析污染關鍵因子,進而研擬解決之道與空污防制政策之修正方向,共同謀求民眾生活環境與空氣品質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