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弘光科技大學首次開辦「馬術治療以及應用範圍」課程,邀請台灣馬術治療中心德籍顧問林嫵恬和物理治療師汪子瑄專題講座,更安排40位師生前往馬場體驗騎乘馬術與領馬,了解騎馬在復健治療上的應用。學生說,完成課程及騎馬體驗後,更理解運用騎馬訓練肌力及平衡力的原理,及對於身心障礙者及銀髮族的幫助。
弘光科大物理治療系副教授陳志鳴表示,騎馬通常用來協助身心障礙者增進肌肉力量、平衡能力與日常生活功能,是很不錯的一種復健治療運動,現在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騎馬應用範圍日益擴大,銀髮族也能參與,因此,學校首次安排相關課程,請專家到學校專題講座,講述馬匹輔助活動與治療,課程結束後請師生一起前往馬場體驗。
德籍顧問林嫵恬在講座中提到,馬術治療可以改變騎乘者的肌肉張力、姿勢、核心力量與平衡能力,透過騎馬可以感受骨盆的擺動方式,學習走路更穩,騎乘過程中,馬匹提供適當感覺刺激,誘發與外界互動溝通的動機,與馬互動中學習也能增加自信心。由於馬匹動作是重複性的,每一個步態不斷重複,具有治療性效果,因此,台灣很多身障小朋友家長把握復健黃金期,帶小朋友來騎馬復健。
汪子瑄則表示,馬匹社交能力很大,自閉症孩子透過騎乘動作建立互相信任,讓自閉症孩子學習溝通與表達,調適情緒。另外,腦性麻痺的小孩最明顯的改變是在平衡上,他們有的人平常行動都需要坐輪椅,跨坐騎馬後能讓平衡感變好,背也比較挺,是很好的復健方式。
兩堂課的專題講座,再到校外馬場上課,學生更加理解馬術治療內涵。馬場上課分三組,一組教導馬匹騎乘輔具、一組認識馬匹的照料,另外一組則是實際騎乘體驗與領馬,騎馬時,左右兩邊各還有一位陪走員。林嫵恬在師生騎馬時,不斷的在旁指導,高喊說「感受馬的律動、試著轉動身體」,提醒騎乘員跟著馬的步伐,體會馬走路步伐與復健的關聯性。
物治系大四學生彭姿祐指出,目前在醫院實習,老師特別提到馬術治療,聽了以後覺得很抽象,因此報名參加。真正騎上馬後才知道馬匹的步態,大步、小步、路徑有所差別,更能與書本上的知識結合,陪走時觀察馬的速度,多注意騎乘者的安全,「這是很棒的課程,學習人與動物的互動,雖然馬匹治療成本高,但未來很有發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