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71歲陳姓阿嬷3個月前在家中滑倒造成嚴重髖臼骨折,經送彰化醫院急診,骨科醫師陳柏辰發現阿嬤嚴重骨質疏鬆,動大手術恐因骨鬆而失敗,決定不動手術,以牽引配合強效的長骨針治療,復原良好。陳柏辰強調,年長者若有骨鬆,稍一跌倒可能就骨折,即使手術,效果會打折扣,也容易再骨折。他並提出「黑、白、綠、黃、魚」飲食5字訣,從飲食強化骨質。
骨質疏鬆症專科醫師陳柏辰表示,經X光與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陳姓阿嬷是罕見且嚴重的髖臼骨折,並且是髖臼骨折當中最為嚴重的一種分型「雙柱骨折合併中心脫位」,這類傷勢通常發生在高處墜樓或遭車輛高速撞擊,但阿嬤僅是單純跌倒,怎麼會如此嚴重?經安排骨質密度掃描,發現其骨質密度T值-3.4,比起骨鬆定義值-2.5低了不少,如此脆弱的骨質才會導致輕輕一摔就骨折嚴重。
陳柏辰說,此類骨折病患通常需要髖臼前後方兩次手術復位加上鋼板固定,手術時間長且流血多,但阿嬤近期才因為心臟衰竭合併肺水腫住院,並不適合接受如此重大的手術,而且阿嬤骨鬆嚴重,若打上鋼板,猶如將房子蓋於沙堆上,並不適宜,因此和病人及家屬討論過後,決定不動手術,採取牽引治療,再於肚皮打入強效的長骨針—Teriparatide,一併治療嚴重的骨折與骨質疏鬆。
阿嬤傷後一週即可用助行器下床移動,傷後10天出院,6週時追蹤骨盆X光骨盆已經初步癒合,並可用單拐行走,傷後10週更達幾乎癒合,不須靠助行器行走。
陳柏辰強調,骨鬆者發生重大骨折,若只有鋼釘鋼板固定而未治療骨鬆,常會鋼釘鬆脫或骨頭再斷,適得其反,最好還是經過骨鬆專科醫科醫師評估。目前全台約有2100位骨科醫師,具骨鬆專科醫師資格者有150位。
陳姓阿嬷說,她不知道她有嚴重骨鬆,這次跌一跤才知道,也不知骨鬆影響這麼大。陳柏辰認為阿嬤平時少曬太陽也沒有運動習慣,加上長期洗腎,導致骨質流失、脆化。估計台灣50歲以上的男性約24%、女性約38%的人有骨鬆,明顯女多於男。
陳柏辰指出,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流失速度會加快,洗腎、免疫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甲狀腺亢進等疾病患者及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的人鈣質流失快,也較易骨鬆。
陳柏辰說,很多老年人直到摔倒骨折才知自己有骨鬆,所以,女性停經後、男性50歲以後最好每年檢測骨質密度,骨質密度T值在-1至-2.5,就要提高警覺,進行保養,如果小於-2.5,代表已經骨質疏鬆,必須治療加保養,由醫師開立處方藥。
如何保養呢?陳柏辰表示,在飲食方面多吃鈣質及蛋白質等強筋健骨的「黑、白、綠、黃、魚」,黑指的是香菇、黑木耳、芝麻、髮菜等黑色食物,白是指豆干、牛奶、金針菇等,綠是指芥蘭、紫菜、綠花椰等,黃是指起司、乳酪、奶油、蛋黃、柳澄汁等,魚是指小魚乾、沙丁魚、鮭魚等,並透過適當日曬增加體內維生素D3,進而幫助人體吸收鈣質,也要多運動來增加骨密度和強健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