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萊茵芭蕾舞團首度來臺 結合古典交響樂與舞蹈-《馬勒第七號》驚艷登場

臺中國家歌劇院以德國萊茵芭蕾舞團《馬勒第七號》為台灣國際藝術節序幕,由藝術總監馬汀.薛雷夫率4舞者及簡文彬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3月9、10日在大劇院演出。 (圖/記者賴淑禎攝)

記者賴淑禎/採訪報導

臺中國家歌劇院將以德國萊茵芭蕾舞團《馬勒第七號》揭開2019年台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的序幕,由藝術總監馬汀.薛雷夫(Martin Schläpfer)率40位舞者、簡文彬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近百位樂手,3月9、10日在大劇院演出。

這是臺中第一次以大型管絃樂團現場搭配現代芭蕾的表演藝術盛事,不僅可以欣賞到德國萊茵芭蕾舞團精湛舞技與肢體的音樂性,更能感受馬勒第七號交響曲的蓬勃生氣與狂暴、陰鬱與甜美。馬汀.薛雷夫表示,馬勒的第七號交響曲是一部極具衝擊性、創造性的作品,豐富的情感與縝密的結構被精細的組合起來,樂團在演奏上就已有相當的困難度,更不用說還需與舞團現場合作。因此他在創作時以完整表現馬樂樂思為優先考量,且必須符合舞者的肢體語彙,達到兩者的平衡,是《馬勒第七號》最大的挑戰,也希望帶給觀眾嶄新的感受。

生於瑞士的編舞家馬汀.薛雷夫(Martin Schläpfer)在伯恩芭蕾舞團開始擔任藝術總監,在德國梅因茲芭蕾舞團耕耘十年之後,獲聘為德國萊茵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把舞團調教成歐洲一流舞團,他也被公認為當代最有創造力的編舞家之一。由於萊茵芭蕾舞團固定與萊茵歌劇院轄下的杜伊斯堡劇院和杜塞爾多夫劇院演出,因而馬汀.薛雷夫常有機會與管絃樂團合作,以現場演奏古典音樂來編創舞作,如巴哈、海頓、莫札特、布拉姆斯、巴爾托克的樂曲都曾入舞,而馬勒的第七號交響曲則是薛雷夫所處理過最宏闊精微、結構複雜、最難演奏的音樂。

記者會現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指揮簡文彬透過現場視訊,讓大家及時感受《馬勒第七號》樂曲的片段。(圖/記者賴淑禎攝)

簡文彬與薛雷夫共事多年,對於薛雷夫敏感的音樂直覺非常驚訝,他說,學音樂的人有很多要花很多年來學習、分析,才知道音樂的走向,但是薛雷夫跟林懷民老師一樣,一聽就知道音樂接下來怎麼走。簡文彬指出,第七號交響曲一反馬勒的創作習慣,將所有菁華集於第一樂章,在第二、四樂章安排了夜曲,期間夾著詼諧曲的第三樂章。之後馬勒筆鋒一轉,以C大調寫了華麗光明的第五樂章,但是在喧鬧震天的聲響中,卻有一種空虛苦澀。

薛雷夫分享指出,對於馬勒音樂的眾多感受,我會轉化成為舞作畫面。像是第三樂章。要讓觀眾可以很清楚看見一群像是女巫的舞者圍著篝火,這些舞者穿著裙子和靴子,舞台上出現一種古怪的氛圍,如同音樂給我的感受。然而,第五樂章我設定舞者在舞台上像是進行「大風吹」遊戲,一群人圍著椅子轉,永遠比人數少一張的椅子,呈現一個被排除在外,或是少數的象徵。這是跟舞者反覆嘗試後,決定用此意象來回應音樂,而讓我們不被音樂所困在一角。

簡文彬表示,馬勒的交響曲非常有敘事性及戲劇張力,此次與舞蹈的搭配,更能展現台上台下豐富的情感流竄。透過跟薛雷夫的合作,更刺激了他對音樂的思考,對音樂也有新的認識。

另外台中國家歌劇院開門計畫與中部學子一同體驗芭蕾之美這次中華開發金控與歌劇院合作「開門計畫」,持續深耕,推廣藝術扎根,3月9日將邀請彰化、臺中等地區的師生欣賞《馬勒第七號》。德國萊茵芭蕾舞團也特別安排舞團芭蕾指導萊姆斯.沙吉納(Remus Şucheană)指導文華高中舞蹈班,讓臺中在地的舞蹈學生,藉著國家歌劇院邀演之便,與國際舞壇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