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新聞
臺北市立動物園臺灣動物區的歐亞水獺家族,自從年初歐亞水獺媽媽「金莎」產下雙胞胎寶寶「浯優」和「浯綠」之後,為了讓「金莎」能專心育幼,動物園參照IUCN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及國際間專業照養等資訊,讓歐亞水獺爸爸「小金」在「金莎」育幼過程中短暫缺席。經過照養團隊近2個月的前置作業及持續觀察評估後,終於決定讓「小金」、「金莎」一家4口團聚,提前開始歡度全家共享的聖誕假期!
今年初以來,歐亞水獺戶外活動場內,常常可以看到為母則強的「金莎」,帶著哥哥「浯優」和妹妹「浯綠」逐步熟悉環境,並展現下水抓魚的厲害技能。為了讓一家4口得以團聚,照養團隊早就開始各項籌備作業,在10月初先讓「小金」搬家,去當「金莎」母子的隔壁室友,熟悉彼此的味道及適應環境,同時也觀察不同個體間互動的行為,作為評估未來混群時機的參考依據,在彼此互動良好的情況下,10月中旬再安排讓「小金」單獨重溫戶外活動場的環境,重新返回遊客面前。持續2週的觀察,發現二組成員都各自適應良好,照養團隊決定繼續邁向混群的階段。
11月下旬,照養團隊評估時機成熟,於是在11月26日這天,一家4口終於相聚。當日一早在室內見面,「浯優」立馬展現活力,能持續尾隨「金莎」、「小金」活動,「浯綠」則是較慢才跟上團體行動。下午一家4口易地而處,回到戶外活動場,大部分時間「浯優」都尾隨「金莎」、「小金」在活動場追逐玩耍,「浯綠」則是自行活動,偶爾才會跟上腳步玩耍。照養團隊全程戰戰兢兢,仔細觀察「小金」和「金莎」母子的互動狀況,幸運的是,「小金」和「金莎」一家4口都沒出現威嚇打鬥的行為。
歷經一週白天混群順利的情況下,照養團隊在12月上旬啟動全日混群的模式,持續觀察一家4口的互動狀態,也感受到全家和樂融融的氛圍。有趣的是,保育員在上下午例行的浮球餵食過程,發現妹妹「浯綠」早上都比較不想活動,常常是在「金莎」、「小金」、「浯優」吃了一半之後,才開始動作,但下午就較有活力,會立即一起搶食,因此還被保育員取了個「宅女」的暱稱。如果您來到臺灣動物區,歡迎停下您的腳步,好好觀察歐亞水獺一家4口團聚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