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五年前陸續出現腰痛腳麻症狀的小吳,四處求診做復健、吃藥仍無法緩解,終日必須打止痛針,迫使他不得已離職。大甲光田綜合醫院外科部副部長兼外傷科主任林牧熹經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他第5節腰椎椎間盤退化突出如八十歲老翁,壓迫神經至疼痛難耐,若繼續惡化連走路都成問題,致透過微創手術將椎間盤減壓,再於後脊突處置入彈性撐開器,解決疼痛也保有脊椎活動能力。主任林牧熹籲民眾發生腰痛腳麻症狀,最好到醫院檢查,避免小病痛變成大症頭。
小吳十七歲就出社會,在工廠當學徒,迄今已是三十二歲的工廠技術人員,五年前突然陸續出現腰痛腳麻症狀,致四處求診做復健、吃藥但仍止痛麻,正當他學成可出師前夕,身體已不堪疼痛得靠打止痛針生活,不得不決定離職。日前有朋友推薦到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檢查腰部病痛原因,主任林牧熹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他第5節腰椎椎間盤退化突出如八十歲老翁,若繼續惡化可能連走路都成問題,致透過微創手術將小吳椎間盤減壓,再於後脊突處置入彈性撐開器,解決疼痛也保有脊椎活動能力。
林牧熹解釋,每一節脊椎骨和脊椎骨之間有一個功能類似彈簧緩衝、避震作用的結締組織稱椎間盤,椎間盤可以讓相連的脊椎骨擁有活動度,讓我們可以彎腰、伸展,然而椎間盤隨著年齡老化或曾受到外力創傷,導致椎間盤中間、呈膠狀形態的髓核慢慢脫水而變扁,脊椎和脊椎間的空間變狹小擠壓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而疼痛。
病人年僅30初就出現椎間盤嚴重退化且突出壓迫神經,推測和工作型態及舊傷有關。小吳說,自己不喜歡讀書,高中時決定休學開始工作,他到傳統產業工廠當學徒,每天得搬運原料和模具,且要久站操作機台,當時自認年輕力壯一天徒手搬重物累積達上百公斤也無所謂,甚至在一次車禍撞傷肩膀和腰部後,僅休息一周就繼續上工,當下也沒感覺身體不舒服。不料約從27歲起,身體陸續出現腰痠背痛的症狀,4年來他跑遍新竹9至10家診所、醫院,勤奮做復健也沒有緩解,最後痛到站也不對、坐著也不對,連睡覺也曾痛到醒過來,工作也做不下去只好辭職,每2至3天就跑診所打止痛針。
林牧熹指出,透過核磁共振清晰可見病人的第5節腰椎左側神經受壓迫,而疼痛難耐,當保守復健治療已無法有效緩解時可考慮手術,不過林牧熹提醒,植入彈性撐開器有限制,脊椎必須沒有骨質疏鬆和不穩定滑脫的問題才得以使用。門診有越來越多3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因腰痛來看診,主要和車禍外傷及長年姿勢不正確有關。建議除了在平日均衡飲食、參與戶外活動曬一些太陽,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避免骨鬆之外,生活習慣若是直接彎腰會增添腰椎負擔,因當彎腰提1公斤腰椎就承受5公斤,因此搬東西要先採蹲姿再搬,另外隨時伸展避免久站、久坐,以及多運動鍛練核心肌群能增強身體支撐,就能避免腰椎問題上身。
小吳說,現在經過手術治療後恢復狀況很好,但他決定這次多給身體休養久一點,預計年中再投入職場打拚,提醒和自己一樣的青壯族群不要因為年輕就忽略身體健康,「身體還是要從年輕就開始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