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持續下降,這週的台灣冷颼颼。不少民眾在難敵低溫的狀況下普遍採用暖暖包禦寒,衛福部南投醫院醫生提醒大家暖暖包應正確使用,千萬別直接接觸皮膚,否則恐導致低溫燙傷。
許多民眾為了禦寒,會將暖暖包貼在肚皮、腳底、手臂甚至背後等部位,最近一位八旬婦人就因為夜晚將暖暖包直接貼在腹部睡覺,第二天竟起了水泡,南投醫院外科醫師黃信傑提醒使用暖暖包應隔著衣物,使用時間也不宜太長,雖然其溫度大概40度左右,相對沒有那麼燙,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如果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容易造成一度或二度的燙傷。
黃醫師貼心的強調,尤其年長者、糖尿病患者或者神經方面疾病例如中風,因為感覺神經退化或病變、大腦中樞調節能力變差,因此皮膚敏感度較低,對冷熱感覺不敏銳,有時候被燙傷了還不自覺,因此睡覺時一定要將暖暖包取出,以免在熟睡時被燙傷。
黃信傑醫師表示,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導致的燙傷,若遭低溫燙傷時,處理方式與一般急性處理方式大同小異,需先移除熱源,並且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進行沖水降溫,並盡速就醫治療,不要在燙傷的部位塗抹牙膏等,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除了暖暖包,還有其他保暖用品例如熱水袋、電熱毯及電暖爐的使用也要小心,不要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而電暖爐也切忌長時間照射身體同一部位,建議採用間接的方式,讓室內整體溫度提高,以防止低溫燙傷的危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