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公園融合生態推樹蛙主題樂園

象山公園遊戲場中有3種款式的鞦韆,有一般鞦韆、包覆式鞦韆,以及國內首座雙人鞦韆,可供2名孩童或家長與孩子共乘使用。(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編輯台新聞

臺北市政府近年積極營造二代公園,以環境永續的概念,創造具備可學習成長的主題與綠意空間,提供市民安心‧關心及富有生態綠的環境,其中象山公園即是近期完成更新的大型公園!位於信義區信義路5段的象山公園在進行更新時,一併改造兒童遊戲場,以樹蛙三態變化為主題,設計好玩的遊具,融合了公園原有的樹蛙生態。適逢國際兒童人權日,台北市長柯文哲11/20)日至公園視察,並與身障童盟及特公盟小朋友同樂,共同體驗共融式遊戲場的挑戰玩法。

柯文哲指出,象山公園由早期的三張犁靶場改闢興建已近30年,經過數十年的使用,是地區民眾不可或缺的生活休閒空間。公園內的設施隨著時代更迭,已無法滿足各使用族群的基本需求,因此,這次透過民眾意見的整合,並導入通用設計理念,重新審視公園在地區的定位,以及水圳歷史意涵的保留、設施的適用性、永續性,在與環境共生之前提下,以「樹蛙、綠意、水生活」為主題進行公園環境改造,提供更完善的公共空間服務品質,為市府推動二代公園重要計畫的一環。

柯市長進一步表示,聯合國於1989年11月20日通過《兒童權利公約》,也將該日定為「國際兒童人權日」,這是世界對所有孩子許下承諾的重要日子,適逢今日(11月20日)這麼特別的日子,市府從公園中最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兒童遊戲場改善為出發點,呼籲社會各界都應共同重視兒童人權,落實保障兒童人權。

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推動聯盟(身障童盟)表示,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兒童有權享受閒暇、遊戲和文化藝術活動,兒童的定義包含特殊需求兒童(含身障兒童),特殊需求兒童在雙重弱勢下易被忽略。很高興台北市政府在柯市長的帶領下,成為共融遊戲場的領頭羊,先後在公園、校園改善遊戲場,不僅提供特殊兒童休憩遊戲空間,更是鼓勵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走出來。期盼台北市政府重視兒童人權,以遊戲權做起頭,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施行市府政策,真正落實兒童權利公約。

象山公園更新工程已於106年10月完工,透過捷運象山站的便利性,鏈結象山登山步道,讓臺北市成為綠意、宜居、健康的城市,歡迎市民朋友前來感受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