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團圓夜 永續好滋味 營養師傳授低碳烤肉更健康

響應台灣永續發展目標及2050淨零排放,臺中榮總營養室於中秋前夕推廣低碳烤肉。

【臺中榮民總醫院提供】

中秋節烤肉迎來永續新風潮!響應臺灣永續發展目標及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十二項關鍵戰略的淨零綠生活,家家戶戶的烤肉文化正從「大火快烤」邁向「永續慢食」。臺中榮總營養室指出,許多民眾誤以為「低碳」就是不要用木炭,其實真正的低碳是指「減少碳排放」,即降低溫室氣體的產生。中秋烤肉的碳排放來源不只是調整烹調方式,食材選擇更是關鍵。營養師提醒,民眾在團聚同樂時,可把握三大原則:「選用當季、在地好食材」、「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具」以及「美味無剩、零浪費」,讓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時光,也能守護地球健康。

臺中榮總營養室營養師林柔懷說明,牛肉是「碳排放之王」,每公斤牛肉約產生60公斤二氧化碳,是雞肉的8.6倍(雞肉:6.9公斤二氧化碳/每公斤)。相較之下,植物性食物的碳排放量比動物性食物低10至50倍,其中蔬菜與水果更是最佳低碳選擇。除了以電烤爐取代傳統木炭烤爐(可減少約70%碳排放)外,也可提高蔬菜比例、以白肉取代紅肉、並選用在地當季食材,減少運輸的碳足跡。透過烹調方式與食材配置的調整,一場烤肉活動的總體碳排放量可望減少30至40%。

民眾若以100公克牛肉改為100公克去皮雞胸肉,不僅油脂可減少約13至17公克,相當於117至153大卡熱量;同時碳排放量也可降低約5.31公斤二氧化碳。這樣選擇不僅吃得更健康,也自然而然實踐低碳飲食。

◆當季在地好食材,低碳低脂更美味

低碳烤肉主選單
嚐在地,食全榖 地瓜、玉米、馬鈴薯、芋頭、山藥
時令上桌,鮮味當季 筊白筍、櫛瓜、玉米筍、青椒、絲瓜、金針菇、甜椒、四季豆、杏鮑菇、香菇
植享健康

(植物性蛋白質)

豆腐、豆干、豆包、毛豆
低碳低脂

(動物性蛋白質)

養殖海鮮類、雞肉(如:雞里肉、雞胸肉、雞腿)、畜牧豬肉(如: 瘦豬後腿肉、瘦豬前腿肉)

 

◆少一份拋棄,多一分永續

落實減塑與減廢,建議以環保循環用具取代一次性烤肉用品,從烹調到用餐全程降低拋棄式餐具的使用量。舉例來說,可選擇不鏽鋼烤叉取代竹籤,使用可清洗再利用的不鏽鋼碗或烤盤,取代拋棄式鋁箔紙與鋁箔碗。若自備環保餐具,則需留意材質特性,避免不耐熱的器具直接接觸高溫碳火或鐵盤,以確保安全與耐用。

一次性拋棄 環保可重複性
竹籤 不鏽鋼烤叉或金屬烤針
烤肉網 不鏽鋼或鑄鐵烤網
鋁箔紙 烤盤、鑄鐵平板或陶瓷烤盤
免洗筷、塑膠湯匙與紙餐盤 環保筷、湯匙與餐盤

 

◆美味無剩,零浪費

從源頭落實惜食理念,建議購買食材時依實際人數與需求適量採買,避免過度囤積造成食材變質浪費。餐後更可透過創意巧思,讓烤肉剩食華麗轉身,例如將烤蔬菜製作成清爽沙拉、剩餘肉品變身石鍋拌飯、運用柚子皮入菜或作為擺盤點綴。這些巧思不僅減少食物浪費,更兼顧營養均衡,讓美味延續至下一餐。

臺中榮總營養室管理的院內餐廳,今年榮獲「綠色餐廳」、「低碳餐廳」及「金饌獎」三項殊榮,這不僅是對其高品質餐飲的肯定,更展現了醫院在永續飲食領域的卓越貢獻。除了餐廳認證的成就,醫院在病患餐飲服務上也積極實踐環保理念。透過減少廚餘、優先採用在地當季食材,並鼓勵使用環保餐具等行動,臺中榮總在確保病人獲得均衡營養的同時,也積極推廣「吃得健康,愛護地球」的理念,呼籲大眾共同響應,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