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雲林報導
近年來許多青年回到農村生活,希望藉此找到新的經營方向及概念,不過卻有不少人屢屢受挫,為此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今年集結多項計畫的亮點案例,提出60個切身之痛的提問、紀錄突破重圍的經驗與教戰守則,匯聚在《靑村永駐60問-你的理想人生》一書,來教導返鄉青年如何解決問題,協助產業升級、品牌建立、文化傳承和人文關懷等面向,農村水保署特別於「農村好讚」Facebook粉絲專頁舉辦贈書活動,邀請各界12月18日前踴躍索書,贈完為止。
農村水保署從100年起辦理青年相關計畫包括「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洄游農stay」、「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到「青年回留農村創新計畫」等系列計畫,陪伴青年發揮創意擴大社會影響力、關注環境永續,並透過農村經濟設計及跨域創新,持續在農村深耕茁壯,實現自己的夢想,農村水保署副署長林長立表示,這次集結60位參與計畫的老師及農村青年將自身的經驗在書中作分享,因此8日下午特別走訪在雲林縣的三位農村青年,進行贈書也感謝他們將自己返鄉經營的相關歷程分享給大家。
其實許多青年回到農村後常會想到的是「誰陪我到農村就業、創業?青年如何融入農村生活?如何找回瀕危的文化?」等等的問題,因此在農村水保署推出的這本《靑村永駐60問-你的理想人生》書中,會有60個身歷其境走訪富含生態與自然的農村、觀摩青年讓創新創意得以在農村落地,為農業注入新活水,在農村展開理想生活的經驗。
這次的曾書活動中包括跟亞洲大學師生透過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與返鄉青年李富正合作,在雲林口湖養白蝦,透過混養魚種的技術不用藥,依舊可以養出健康好蝦,並且在進行養蝦池大清池及曬池時舉辦「好蝦赤腳季」活動,邀請民眾參與漁家難得的摸魚撈蝦樂趣;另外雲林科大師生透過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在環境清幽古樸的雲林故事館,解說由在地的阿公阿嬤一起參與創作的繪本及好物,青銀共學帶大家認識雲林在地產業;還有積極投入傳承詔安客家文化的社工女孩廖婉婷,透過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家中的舊房子改造成「詔安好伴屋」在社區打造了老老少少都能聚在一起的空間,對於在南老長輩推動綠色照顧,對於年輕學子除了做課業輔導之外,未來也規劃在附近的農地,種植農作推動食農教育。
農村水保署這本《靑村永駐60問-你的理想人生》書以「社會影響力」、「環境永續」、「農村經濟設計」以及「跨域創新」四大面向,教導有意返回農村的青年,如何發掘需求、解決問題,也提供給想在農村實現理想人生的有志者最好的參考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