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到了11月的尾聲,剩下一個月就要迎來新年囉!這也說明虎年即將結束,歡迎大家趁著歲末,把握時間來臺北市立動物園看看今年的生肖主角,進一步認識這些貓科動物吧!
貓科動物分為「豹亞科」和「貓亞科」兩大類群,常見的「豹亞科」有獅子、老虎、雲豹等,「貓亞科」則包括獵豹、山獅、林㹭等成員。身為掠食者的一員,想要成功捕獵就必須敏捷有力,牠們擁有柔軟且有彈性的身軀,彈跳高度能到自己身高的九倍,還可以縮窄肩膀和胸部,讓牠們擠過狹窄的空間。

貓科動物具有功能多元、可伸縮的利爪,必要時爪子可以抓住獵物、幫助攀爬和提供保護功用,牠們在行進中可以把爪子收起來,再配上爪子下方厚厚的肉墊,可以無聲無息地接近獵物。除此之外,貓科動物的舌頭還布滿了具有倒鉤的舌突,不僅能刮下獵物骨頭上的肉,也可以用來梳理毛髮,同時也為自己身體散熱,因為平時只有爪墊跟下巴等無毛部位出汗,無法從其他地方出汗,所以透過梳理毛髮降溫,是貓科動物控制體溫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看完這些介紹,是不是更加認識貓科動物了呢?其實有很多貓科動物現階段都已經是「受威脅」的物種,極大部份原因是人類所造成,像是棲地被破壞、獵物減少,或是盜獵毛皮等,目前包括臺北市立動物園,仍有許多單位正持續加強教育推廣、域外保育及物種棲地研究工作,期盼能為受威脅的物種盡一份心力,為美麗珍貴的野生動物留下永續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