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馨如/台中報導
台中市黎明里原本是台灣省政府黎明辦公區,有著完善的社區規劃,以及綠樹園林,就像一個城市裡的小森林,公園綠地多,交通方便,具有完善的公共建設資源,生活機能佳,然而來到這裡會感到別有一般情調,沒有都市的急湊步調令人感到靜謐。
民國64年省政府南遷至黎明路西邊一帶,包括當時的省水利局、地政局、辦公室一併遷移到黎明里,連帶眷屬也來到這裡,因而形成黎明眷村,也是現在我們稱的黎明新村,有別於光復新村、審計新村保留建物改造成文創聚落,是因應當年黎明眷村為台灣最後一個建立的眷村,改善之前眷村民眾只有居住權而未能享有房屋所有權的問題,讓省政府員工可以透過低利貸款,從薪水扣支擁有房屋所有權,也就是黎明新村民眾從以前就定居在黎明里的原因。
當年省政府南遷黎明新村,里民從此定居,經過40年的歲月,當初的壯志青年如今都已經是六七十歲了,由此也反映出黎明里逐漸成形的人口老化問題。針對人口結構逐漸老化的問題,黎明里長廖福田也開設了多項課程讓社區長者參與,舉凡卡拉ok、瑜珈課程、國畫班,最讓里民深深受用的就是廖福田里長開辦智慧型手機生活應用課程,里長說,現代人人手一機,但是長者常常因為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而感到不適應,透過這個課程讓他們與時俱進的學會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不僅可以在生活中做結合,里內長輩也因此和家中年輕一輩更有話題,拉近彼此之間距離。
黎明里早期規劃空間配置雖然有大量綠地公園,由於當時車輛少,未考量到未來性的問題,有造成里內巷道狹窄,現在多數家庭都有一至兩部車輛,停車的問題就變成了黎明里現階段必切需要改善的問題。
另外黎明里還有一個黎明溝,在早期有農田灌溉用水及雨水排放之功用,但因為與里民的生活像是陽光和水的存在,不過九十二年時要做市地重劃,政府希望填平為建築用地,居民擔心影響雨水無法排放會衍生淹水問題,因此極力爭取,目前保留黎明里的這一段,其他則改地下化,由志工做維護與環境整理,也代表台中市政府環保局提案和他縣市做評比,時常得到很好的成績。黎明里長廖福田表示,由於維護需要大量人力和資金成本,因此目前也希望中央可以挹注資源在這部份,此外廖里長也積極規劃讓黎明溝朝生態教育園區方向發展,希望從河川水質維護到可以種植水生特有植物,作為黎明國中小做為生態教育最親切的教材,也提供民眾做為參觀休閒的好去處。
黎明里因公共建設完善,有大量綠地及公園,里長廖福田任內也將黎明里的綠地做了一輪美化,現階段仍在思考如何走下一步,因此目前在學校進修文化創意課程,希冀透過和教授同儕的切磋觀摩,能有更多想法,將黎明里帶往更美好的未來。(台中市南屯區黎明里廖福田里長專訪106/07/03中午12:00-12:15於FM98.7每日廣播電台-「在地生活大小事」節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