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採訪報導
今年的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在疫情的一波三折下,難得兩檔科藝展覽都能如期舉行,一前一後將2020 NTT-TIFA系列包裹起來,從去年十二月開幕的《星光進行中—微輻∞實驗室》到今年四月《看見你的自由步》,在改變當代觀舞的角度。《看見你的自由步》從4月11日週六起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各個角落開展,邀請入館民眾藉手機或平板電腦透過擴增實境,以沈浸式的體驗觀看6位臺灣當代傑出舞者獨特的身體風景。
《自由步》是驫舞劇場團長蘇威嘉於2013年展開的十年創作計畫,以如同雕塑的概念編舞,細密刻畫每位舞者的形體,同時反思當代的舞蹈形式。繼2017年在歌劇院「微劇場」計畫的《自由步—沉浸式曲線》探索非典型空間的展演,今年《看見你的自由步》以擴增實境重新探索觀舞的形式,邀請觀眾在歌劇院各樓層空間中自由探索,「搜尋」並「蒐集」不同的舞作片段。編舞暨策展者蘇威嘉針對6位舞者的個人風格與肢體特質,編創出12段獨特的自由步,並以環繞同步攝影進行舞蹈影像紀錄,做為擴增實境基礎。觀眾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展覽專屬APP應用程式後,以APP掃描「觸發圖」,即可從不同角度與距離觀看舞者的演出影像,創造獨一無二觀舞經驗,甚至可與螢幕上的舞者共舞、同框錄影拍照,增添觀展的趣味與個人化的互動體驗。
這次受邀參與計畫的6位臺灣舞者包括陳武康、周書毅、張建明、吳孟珂、李尹櫻與方妤婷,透過AR介面,展現各自獨特的身體語彙與精湛的獨舞片段。舞者演出的當下面對的不再是觀眾,而是將他們緊緊包圍的攝影鏡頭,舞者李尹櫻表示,自己演出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角度都非常仔細地被紀錄下來,除了使觀演關係更加親密,也讓演出更具有挑戰性;舞者吳孟珂則分享,去除劇場與舞台框架的演出,舞者有更多細膩探索的空間,這次演出有很大的即興成分,也有更多的自由與可能,而這也是屬於觀眾與舞者的「觀」、「演」未來自由式。
在《看見你的自由步》展覽中,蘇威嘉期望除了突破表演藝術「一次性」的限制,留下永恆且多樣化的舞者身影之外,更希望借重當代數位科技的發展,呈現觀看的可能,創造參與式的舞蹈演出,讓觀眾可以如同導播一般,自行決定觀賞距離、空間、時間與角度,以開放、互動的方式欣賞舞蹈作品。
《看見你的自由步》展覽自4月11日(六)至5月24日(日)於歌劇院凸凸廳及1、2樓各個角落進行;凸凸廳入場人數上限為20人,且採實名制,展場入口提供消毒酒精供民眾自行使用,前台服務人員將協助記錄民眾入場及離場時間。另,即日起歌劇院提升防疫措施,民眾入館皆須配合量測體溫以及乾洗手並配戴口罩。館內防疫及消毒清潔工作全面升級,提供民眾一個乾淨、安心、安全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