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年多的時間進行資料蒐集、田野調查及撰寫彙整,《林邊鄉志》續編終於在地方仕紳、耆老殷切期盼下正式編印出版。3日﹙二﹚下午2點假屏東林邊鄉公所二樓活動中心舉行「林邊鄉志續編-地理、歷史、人地關係發表會」,由鄉長陳俊吉、代表會主席吳冬白為新版鄉志進行「揭書」儀式,鄉志主撰葉志杰及村長、民代和擔任編輯委員的林邊各學校校長、審查的學者等都前來參加。
林邊鄉志自民國74年元月後已逾三十載未編修,在代表會主席及地方人士的關切支持下,林邊鄉公所於105年11月辦理發包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史研究會編纂,包含74年舊版鄉志再版及續編上下冊為一套,內容以林邊鄉30餘年地理、歷史、經濟、文化等變遷為主,分12大篇,逐章逐頁的呈現珍貴的史料、文字及圖像紀錄。
鄉志主撰葉志杰說,以前他寫過幾本地方志,主要依史學方法取材,像是族譜、古文書、老照片等,再搭配口述採訪,從田野撿拾文化、歷史碎片,一一拼貼出地方的歷史脈絡。這次在林邊鄉志的撰寫上,不同於舊志蒐羅詳盡的史料,他除了維持史學方法之外,另嘗試從土地著手,探討人們如何在土地上刮除原始地貌,重新銘刻意義,這方法是地理學的,在國內的鄉鎮志較少見。如今從鄉志內蒐集地方大姓族譜、數十張老照片,還大量利用空拍照、地圖、照片,確實在視覺效果上,有著清晰亮麗的圖像呈現。
比如作為鄉志封面的林邊聚落空拍,前有台鐵高架橋環繞,後倚大武山。他說,我們都知道大武山是高屏地區居民的靠山,幾條溪從山中帶下岩屑沖積出屏東平原,閩南、客家人仰它而活,多少聚落鑲嵌其上,林邊當然不是唯一。但編纂林邊志就應該以林邊為本位的格局、氣勢,從照片中,仿佛林邊是大武山下的唯一聚落,執掌高屏牛耳。
葉志杰還堅持一點,鄉志並非是要把鄉民封鎖在過往的陳跡史事中,沉溺古老,反倒是要挖掘、整理出地方文化與精神,關於在地人如何利用地理環境的原料,加工製造為人類所需,創造出獨特的、共同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而林邊的歷史發展,幾乎與林邊溪水緊密結合,林邊人如何克服林邊溪的氾濫、沖毀村落?如何利用沙丘積渚的後背濕地從事養殖?一次、兩次、三次…的淹沒,怎麼讓林邊人不放棄,學會與水共生?在鄉內老一輩口述中,他們想提醒後人甚麼呢? 而鄉鎮志絕不是靜態、抄綴的讀本,而是具有社會教育功能,賦予林邊這塊土地故事,而林邊人正在打造新的林邊。
至於寫成1,100多頁、61萬字的大部頭書本,裡面環節密密麻麻,可想見其複雜度、困難度。他回想起編纂過程,猶豫了一下,不願多談,倒是說他每段尋人、採訪都彷若是影像切面,這些鄉人一張張樸素、誠摯的臉孔。他常駐足竹仔腳,看農夫辛勤工作;路過菜市場,聽攤販叫賣;在崎仔頭、放索、林邊溪口,則有漁人張網為求溫飽,猜著老天爺今天給他們甚麼寶物。還有,午後最喜歡偷閒跑到林邊國小校舍對角的球場旁,卸下安全帽、相機、背包,閉上眼吹吹那棵樹下的風,剝顆橘子,再想想下午去哪。那時的林邊,最是安靜。
葉志杰一直記得甘為霖牧師來到林邊竹仔腳,筆下所說誠摯熱情的人們,他們都是靠自己雙手幹活的小佃農,挖開泥土才有收穫。而幫助他的人很多,特別是吳冬白、王芳姿、洪景泰、周麗敏、林景輝、陳竹元、鄭進明、楊水科、鄭福仁、盧麗美、李政道、陳儀清、鄭信藏等人,當然還有陳俊吉鄉長、祕書、課長、承辦人等,沒有這些人是絕對完成不了的。他只希望沒辜負他們的期許與信任,也願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