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新聞
107年1月9日透過跨機構合作研究與族群管理計畫,由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北上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擔任「石虎保育代言人」的「小母」,這一年來已經非常適應位在台灣動物區「保育廊道」的新家,並且和家中1隻「不請自來」的「盤古蟾蜍」相處融洽!每當氣候溫暖的週三下午,接待這位「資深房客」享用美味大餐,儼然成為「小母」最有趣的社交活動。
台北市立動物園保留了大面積的次生林及未開發區域,希望讓台灣本土野生動物,能夠在這塊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並繁洐下一代;園內所到之處多是綠意盎然,因此經常可以看到昆蟲、兩棲爬蟲及小型哺乳類等野生動物出沒。可能是好奇心驅使,或是受到食物的味道吸引,保育員偶爾會在照養動物的活動場內,發現意外的訪客,牠們通常在自行探索一番或是飽餐一頓之後,就會機靈地退場,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凡事總會有例外,好比在台灣動物區「保育廊道」石虎活動場內出沒的「盤古蟾蜍」,保育員回憶多年前就已經發現牠的身影,心想牠應該過些時日就會離開了,沒料到牠或許是覺得這裡環境清幽,冬暖夏涼,還自栩耳後有腺體可以分泌毒液,不至於會被列入「食物」清單中,況且和石虎比鄰而居,也可免去蛇、鼠等天敵的威脅,於是就有恃無恐的展開「Long stay」,住好住滿當自己家一樣。
石虎屬於夜行性的動物,平日裡「小母」喜歡窩在仿岩置高點的巢箱裡睡覺,約莫下午3點多醒來,便慢慢的走到棲架上趴臥,繼續打盹休息,或是睜著一雙大眼左顧右盼,一對耳朵會像雷達般轉動,仔細聆聽周遭的動靜;等到4點半以後,天色逐漸昏暗了,「小母」才會開始進食和大量的活動。
至於盤古蟾蜍則是終日隱身在仿岩縫細中,或是巧妙躲藏在棲架的暗黑處,幾乎很難發現牠的蹤影,有如隱形了一般,只有當氣候溫暖的星期三下午,保育員在食台上放好新鮮的乳鼠,盤古蟾蜍就會突然現身,並且迫不及待爬上食臺吃了起來,姿態還頗為「囂張」,讓保育員忍不住大翻白眼,幸好「小母」完全不在意將食物和這位「資深房客」分享,還會特地走靠近一些,慵懶地欣賞盤古蟾蜍津津有味的吃相呢!
台北動物園保育網:http://www.zoo.gov.tw/
Google+:http://plus.google.com/+TaipeiZoo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aipeiZoo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TaipeiZ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