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51歲鄭太太是職業婦女,私下也極重視家庭生活,下班後必定燒一桌好菜,但過去四年來鄭太太深受下背痛所苦,遍嘗各種偏方均不見效,不得不漸漸遠離廚房,直到最近痛到歪腰,赴醫後才確診為「小面關節症候群」,採取增生療法治療2個多月後,疼痛感大幅降低,終於可再現廚藝,讓子女一飽口福。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書毅表示,鄭太太因工作關係,經常得背著公司產品到處訪客,長期搬動沈甸甸行李的情況下,讓她深受下背痛所苦,但又沒有足夠時間接受復健治療,只好尋求偏方,只是症狀遲遲不見好轉,直到最近連站著煮一頓飯都成問題,才讓她再度正視下背痛的嚴重性,決定赴醫治療。
經檢查發現,鄭太太的第4腰椎和第5腰椎之間的小面關節退化,透過超音波導引增生療法注射後,改善一半以上的疼痛,也終於能繼續烹飪佳餚了。
吳書毅介紹,小面關節是位於脊椎後側成對的細小關節,覆蓋一層光滑的軟骨,並包圍韌帶囊及滑液,左右兩側的小面關節與位於前方的椎間盤共同負責每一節脊椎骨的穩定性。
吳書毅提到,小面關節症候群,俗稱「小面關節炎」或「長骨刺」。據統計佔慢性下背痛的比例約15%至40%,好發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姿勢不良的年輕人。最常見問題的位置在於第4腰椎、第5腰椎之間關節,或是第5腰椎和第1薦椎之間關節,當小面關節產生退化時,就會出現腰痛、下肢痠麻等症狀,經常與椎間盤突出產生的疼痛難以區分,甚至兩者可能同時發生問題而造成疼痛。
因為椎間盤在前,小面關節在後,可以觀察易產生疼痛的姿勢,簡單區分椎間盤或小面關節問題產生的疼痛,當向前彎腰時背部感到疼痛,則較為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導致疼痛;當往後仰時背部特別不適,則可能是小面關節問題,因小面關節位於脊椎後側,位置相對較淺,醫師可透過觸診刺激幫助診斷,而椎間盤位於身體較深位置,相對來說難以按壓刺激,需要其他檢查輔助。
吳書毅指出,小面關節症候群的治療可考慮一般復健(如熱敷、拉腰等)、徒手治療或注射治療。考量患者鄭太太的工作性質,決定透過增生療法治療,主要經超音波導引,將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到患部,使該部位產生輕微發炎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進而改善關節穩定度,平均每2到4周注射一次,一般成人需注射4到6次,注射後應避免合併服用消炎藥物、從事激烈運動,才有助組織修復。
吳書毅提醒,患者注射後2到4周內應回門診追蹤,並搭配適度運動,補充足夠營養,以強化局部肌肉與韌帶強度。民眾平時應保持良好坐姿及站姿,才能避免關節周遭的肌肉、肌腱、韌帶、筋膜等軟組織受傷,造成小面關節功能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