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跟無獨有偶劇團合作 「偶」們無國界夜鶯為愛而聲

《夜鶯》改編安徒生的經典寓言,結合中國特色傳統「懸絲偶」、「杖頭偶」與創新的「連體偶」,是無獨有偶劇團近年的經典作品。

記者賴淑禎/台中報導

2017台灣國際藝術節(簡稱NTT-TIFA)本週上演由波蘭與臺灣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共同合作的《夜鶯》,在波蘭連演22場座無虛席,臺中國家歌劇院的票房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售完。藝術總監王文儀表示,偶戲跨越語言及文化的藩離,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總監鄭嘉音成功扮演跨文化的推動角色,不只標新立異,亦具詩情畫意,藉每次突破引領不同創作展現。

6日在記者會中,特別安排劇中的連體三人偶「大官」走進歌劇院搶當主持人,詼諧橋段、趣味串場,《夜鶯》改編安徒生的經典寓言,結合中國特色傳統「懸絲偶」、「杖頭偶」與創新的「連體偶」,是無獨有偶劇團近年的經典作品,波蘭籍音樂設計彼得・薩拉伯為了《夜鶯》特地飛來臺灣陪演員練唱。彼得・薩拉伯認為是觀眾使得作品產生了溝通的意義,他說當我們能將心中創作的一切傳遞給觀眾,這神奇魔法就發生了。

在記者會中,特別安排劇中的連體三人偶「大官」走進歌劇院搶當主持人,詼諧橋段、趣味串場。

古典的東方故事劇本,在戲偶美術設計葉曼玲與無獨有偶創作團隊的發想下,除了以傳統中國杖頭偶呈現皇帝和廚娘角色,也研發無獨有偶之前未使用過的戲偶形式,讓安徒生筆下幽默諷刺的人物角色一一躍出。例如:朝臣們是三個人偶以服裝連體,可以由中間一人操作,也可以加上左右兩位操偶師,在三個偶小丑般滑稽地拉拉扯扯中,透露著朝臣們的爭寵與勾心鬥角。

簡約的圓形舞台,舞台圓柱及布幕的複合變化,復古且東方味十足。劇情節奏明快流暢,船夫的船歌貫穿全場,以春、夏、秋、冬的季節更迭,隱喻皇帝一生的變化和醒悟,最後並以春回大地作為生生不息、希望重生的象徵,詩意雋永。許多由創作團隊精心設計的橋段,都隱喻著這個東方寓言中,關於友情、信任,甚而是科技過度運用的訊息。

4月8日將在台中國家歌劇院上演由波蘭與臺灣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共同合作的《夜鶯》。

《夜鶯》主題迴繞在自由與愛中,饒富智慧哲理,是最美麗扣人心弦的安徒生童話故事之一。從故事背景中國、作者安徒生的創作發源地丹麥、波蘭與臺灣的國際交流,「偶劇」跨越文化、跨越疆界、深入人心的特質,正如同故事裡強調朋友是世上無價的瑰寶,其價值無法用俗世外物衡量,只因它帶給我們智慧、美善與喜悅。4月8日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大手牽小手分享親密時光,為延續感動,這次也特別商請戲偶美術設計葉曼玲老師,打造臺中限定--小廚娘茉莉縮小版面具偶,歡迎至官網下載和孩子一起動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