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臺中報導
在電視尚未普及的時代,廟埕是許多民眾聚會、聯繫感情的好地方,也是傳統野台戲演出的地點:只要有有演戲的時候,鄰近的老老少少都會拿著板凳到台下看戲,是很多人珍貴的生活記憶;臺中國家歌劇院12月22日在中劇場,邀請在地傳統戲曲團「新藝芳歌劇團」,帶來睽違已久的全新作品《鍾馗》,這也是今年臺中花都藝術季的最後一檔大型演出。
新藝芳這次與台中法天壇民俗將坊再度攜手,把臺灣民間的野台歌仔戲、家將陣頭表演搬進現代劇場,演出「伏魔鍾馗爺」的故事,劇中鍾馗跟前的鬼卒角色,特別由法天壇家將飾演,帶來視覺上的震撼?歌劇院節目暨企劃部經理王偉齡表示,由於這些在地的傳統戲曲劇團通常都是屬於野台戲的演出,歌劇院經常在思考如何跟中部這些傳統戲曲團有更深入的合作,而這回他們必須挑戰劇場空間,有別於戶外戲台的演出,將是很令人期待。
新藝芳歌劇團成立於1979年的,就是一個這樣長年在各大廟埕廣場流轉的傳統戲班,從北到南,在節慶廟會時陪伴大小觀眾。由於他們致力歌仔戲的演出創新與傳承推廣,曾榮獲臺中市2011、2012年一級傑出演藝團隊,並於2007年入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歌仔戲匯演團隊,這次受邀擔任劇團顧問的臺中教育大學副教授林茂賢表示,新藝芳所代表的是一般民間野台式的表演,希望看慣了劇場版、文化場歌仔戲的觀眾也能夠回味一下歌仔戲最普遍的演出形式。
新藝芳這次特別邀請到2012年曾執導唐美雲歌仔戲團《碧桃花開》的新生代導演劉冠良,劉冠良表示,《鍾馗嫁妹》是一齣傳統的老戲,除了面對保留傳統、呈現創新的挑戰,更希望能顛覆觀眾對鍾馗威嚴神武的印象,進一步探討人心深處的光明與黑暗面。另外再加上近年歌仔戲劇本產量頗豐的編劇邱佳玉,創作群重新詮釋觀眾熟稔的民間故事,展現臺灣民間傳統表演藝術飽滿的生命力與創作能量。
8日記者會上,新藝芳現場演出〈序場:終南鬼雄〉及〈第八場:鍾馗嫁妹〉兩場精彩片段。在〈鍾馗嫁妹〉這場戲中,鍾馗人前健朗剛強,人後卻難掩其陰鬱受挫的一面,充分凸顯鍾馗複雜的內心糾結。導演劉冠良表示,即將於歌劇院上演的《鍾馗》版本,不僅舞臺更加精緻,音樂和服裝也重新設計,是有別以往的突破性創作,大家看傳統戲,卻又能享受現代劇場的元素。
這次擔任要角,飾演鍾馗、杜平與鍾梅英的演員吳育賢、吳姵璇與吳姵妮,三人從小就跟著戲班全臺跑透透,目前均就讀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是新藝芳的新生代。製作人吳孝棋表示,《鍾馗》是為新藝芳第三代量身訂做的戲碼,大膽啟用新生代擔綱演出劇團創團近40年的里程新作,在戲班的傳承上,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