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台中報導
適逢台中車站第二代站體及台中第二市場啟用百年,也是膠彩畫大師林之助百歲冥誕,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今年編纂「台中學」第二輯,特選台中火車站、第二市場、中央書局、天外天劇場及林之助等5個主題於11月底出版,細述台中城市百年風華。
台中今年推動一系列百年文化城回顧展望活動,其中「台中學」叢書出版,把台中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呈現出來。去年5本書獲國史館、文化部獎勵推薦,今年再推5本,都是非常生動易讀的寫作方式,讓「台中學」越來越豐富;為使叢書更易於閱讀、貼近常民文化,「台中學」叢書撰寫時不以研究調查為主旨,而是以普羅大眾為讀者,用說故事方式,將文史資料融入散文文體,透過口語式書寫來闡述,並跳脫旅遊導覽形式,呈現報導文學風格。
「台中學」第二輯新書發表會7日於台中火車站舊站舉行,林佳龍市長表示,時值台中建城百年,市府透過中區再生三支箭,讓舊台中生活圈重新發展,包含大車站計畫、柳綠川整治、文藝復興;文藝復興除了歷史空間活化還有文化研究發表,透過寫作、表演、各式研討會,讓質量不斷提升,認識台中的內涵。
文化局表示,「台中學」第二輯締造五個百年歷史風華、五個全台第一。台中火車站是見證台鐵全線通車的第一驛站;第二市場是日治時期第一個五星級的市場;中央書局為日治時期全台規模第一的中文書店;天外天劇場則是日治時期全台規模第一的民營歐式劇院;林之助是台灣膠彩畫第一人。
其中像是《驛動軌迹:台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由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德熹及長期書寫台中中區故事的朱書漢執筆,書中從台中火車站第一代簡易木構造、因應乘載需求而增建的第二站站體,談到鐵路高架化的第三代火車站,並回顧鐵道周圍的舊宿舍等建築,追尋台中火車站的百年驛動軌迹。
《市街之味:台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則爬梳第二市場的發展脈絡,由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游博清主筆,帶民眾回溯日治初期落實衛生觀念時,第二市場如何體現「衛生第一」;而其紅磚、角樓、六條通的特殊建築設計,獨具魅力;第二市場也曾是「和食台食共和國」,至今仍飄著古早味美食香氣,是在地人和遊客難忘的舌尖記憶。
《踢躂膠彩:台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講述林之助的故事,由林之助弟子曾得標及中興大學教授林景淵執筆,述說林之助留日習畫、返台推廣並打造台中為膠彩畫重鎮的歷程,並訴說對大師的近身觀察,記錄其珍貴及逗趣的言行,勾勒出大師幽默迷人的風采,及其堅定的美學藝術理念。
《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由《明道文藝》前總編輯方秋停主筆。中央書局1927年面世,承載著日治時期台灣文士的信念和心血,曾是台灣規模最大的中文書局。隨著時代變遷,中央書局逐漸沒落甚至停業,近年規劃重新整修及營運,「台中學」讓民眾了解中央書局對文化城的啟蒙意義。
《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由中正大學歷史學博士蘇全正、大屯文化工作室負責人郭双富撰寫,以中部首富仕紳吳鸞旂、吳子瑜父子的一生作為切入點,講述由吳家興建的天外天劇場,其歐式建築風格、帶動當時的藝文娛樂,於今雖已沒落,但劇場傳奇仍在台中娛樂圈迴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