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縣加強餐飲業及粿條製造場所稽查 督促業者務必加強自主衛生管理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近日轟動全台食安事件,台北市寶林茶室發生食品中毒案,累計21人(新增1人),其中2人死亡(39歲男性、67歲男性),7人住院中,引發社會關注,為維護民眾健康,彰化縣衛生局啟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核輔導專案,上週共完成查核21家,稽查重點包括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作業場所環境及製程流程衛生,以及作業期間高風險產品的管控。

彰縣加強餐飲業及粿條製造場所稽查 督促業者務必加強自主衛生管理

衛生局表示,依農業部農糧署發布之訊息,會產生「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毒素的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只有「椰毒亞型」的病原型(即唐菖蒲伯克氏椰毒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thovar. cocovenenans ),台灣環境中原有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並不會分泌「米酵菌酸」。倘受污染加工品由國外進口後,於後續製造加工到烹煮供餐階段,因不良的衛生環境、加工生產流程及貯存條件(長時間處於室溫22-30°C),加上受污染產品處於水分充足、中性至微鹼性(pH 6.5-pH 8.0)的環境、低鹽量(2%以下)、富含油酸成分等有利於椰毒菌生長條件下,使該菌有機會在食品上產毒,導致中毒事件發生,衛生局已啟動輔導查核專案,督促業者務必加強自主衛生管理。

衛生局也提供民眾預防米酵菌酸中毒7大原則,包括(1)選購低風險食材,開封後產品要快食用或冷藏。(2)注意食物調理衛生,食材洗淨後再使用。(3)高風險產品要低溫貯運 (4)調整食物組成 (如加醋調理) (5)保持環境衛生清潔,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6)避免自製發酵品 (7)勿食用過期食品。並提醒在外用餐需特別注意餐飲場所之衛生狀況,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