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民雄北勢子廟藝傳埕 青銀素人歌仔戲團開鑼登場

記者陳宜琳/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去年藝術下鄉廟藝傳埕,深受民眾非常喜愛肯定。今年歌仔戲藝術下鄉計畫走演到嘉義縣人口最多的民雄鄉,再度邀請到緣龍戲坊團長江明龍團長親自授課,由北斗社區長者與秀林國小學童共組青銀世代歌仔戲班,20日下午於北勢子新福宮盛大登場!

副縣長劉培東、秀林國小校長翁雅屏、北斗村長謝志宏、理事長何聰海、總幹事洪光璞、文基會執行長陳尚雍等民代貴賓出席參與,現場更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到場「看熱鬧」;表演正式演出前,由劉培東副縣長代表上香祈福,接著由社區居民扮演乩童及桌頭,也邀請副縣長於舞台上「貼紅紙」,象徵在演出前感謝神明保庇,重現當年的傳統文化!

表演過程中,舞台上的「財神」額外加碼,於演出時拋撒錢幣獻祝福,台下觀眾忙著接「從天降下」的禮物,現場氣氛歡樂,廟埕前擠滿人潮,小朋友專注看舞台上演出,大人們人手一「機」忙著捕捉素人演員的身影,熱鬧滾滾!

劉培東表示,很久沒看到這樣的野台戲,長者和學童認真演出非常精彩,尤其以環境劇場模式,將廟口當成劇場,重現野台戲榮景,搬演在地故事,寓教於樂,非常有意義。

陳尚雍指出,在歷經每星期三小時,連續了三個月的課程訓練,素人演員從看戲走到演戲,過程充滿歡笑與樂趣。兩位扮財神年近70歲的老爺爺,在一次練習時,實際紮起大靠的樣子有模有樣,在走練一圈後,只說一句「做戲無簡單,實在真歹趁」,逗得大家呵呵大笑。

劉培東說,嘉義縣文化基金藝術下鄉廟藝傳埕計畫,除了讓大家更喜歡、更認識台灣土生土長的表演藝術「歌仔戲」,也因為將整個廟埕化作舞台,以歌仔戲為本,加入落地掃、現代劇、金樂軒北管樂團等陣頭,專屬台灣的在地廟口文化,融入廟口即是劇場的環境劇場概念,進而同時推動廟口文藝復興也深根台灣傳統文化。

江明龍表示,這次授課打破以前提供已設定好的劇本再由學員負責背本模式,這次劇本由長者親自編排,是非常好玩有趣的過程,用大家熟悉的環境及慣習用語,透過歌仔戲獨有的閩南語四句聯形式,引導老大人們如何撿予鬥句(押韻),除了對長者們是一種腦力激盪,對講師更是一大考驗。

公演劇本內的北斗社區之歌,是由長者動腦自編,歌詞提到「北斗舊名北勢子、新福保生蓋靈聖、賴家古厝有名聲、水岸公園來走走、百年秀林是名校、台灣水池彩虹橋、校園農場蛙蛙叫、野球出名我驕傲」內容包含民雄地理、社區環境、學校特色,獲得全場鄉親鼓掌叫好,最後所有大合唱社區之歌,不僅展現向心力,也讓故鄉的好傳唱出去。

江明龍說,長者在剛開始上課時眉頭深鎖,到後面的越編越練越有成就感,玩的不亦樂乎,縣長曾說:「只要序大歡喜,咱嘛綴咧歡喜,做政府最大的功能,就是予逐家歡喜。」

陳尚雍表示,去年歌仔戲計畫受到眾人矚目,今年再次登場,希望讓長者在學戲過程,找回大家對家鄉的記憶,讓家鄉的文化得以傳承與延續,也進一步讓學童透過搬演在地故事,對自己的故鄉更加互相熟識進而產生認同感,提升文化自信,是非常具有環境教育意義,也充分達到藝文陪伴及文化紮根的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