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宜琳/嘉義報導
ㄧ名28歲女子因確診,經防疫門診看診後領取症狀治療藥物,自覺沒吃到抗病毒藥而感到緊張,請家人至中藥店購買「類」清冠一號藥方,日服三包100毫升的水藥,服用3天頭痛、喉嚨痛、發燒和鼻腔症狀有改善,但繼續高劑量服用,漸漸發現心下處悶痛,下肢水腫且大便不成形越發嚴重,解隔後就醫看診才發現自己體質屬脾腎陽虛,不適合服用大劑量清冠一號藥材(科學中藥),經中醫師對症下藥,才讓她逐漸康復,也無任何後遺症。
中榮灣橋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唐佑任指出,我國蘇奕彰教授團隊研發的「清冠一號」是治療藥,用於新冠輕症及重症後恢復期的患者身上,像是出現喉嚨腫痛、咳嗽、痰多、流鼻涕、發燒等症狀的患者,在前期就能明顯改善症狀,避免演變成重症增加醫療負擔及提升死亡風險,確診者可經由中榮嘉義或灣橋分院防疫門診轉診至中醫部,經中醫師以視訊門診看診確認症狀符合且適合病人體質,開立給病人服用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清冠一號」並非保健或預防性藥品,沒有新冠相關症狀的人不需要吃,且不是所有人體質都適合服用,因該藥方相對苦寒,用台語來說就是「偏涼」,如果本身出現畏寒、怕冷的症狀,或腸胃道比較敏感容易拉肚子,就不適合服用,否則可能會感到不舒服,出現倦怠無力感、腹瀉或是下肢水腫症狀。
唐醫師提醒,清冠一號內含黃芩,主成份會抑制肝臟代謝酶等酵素,若有慢性病患者有服用降血壓、降血脂藥物和抗凝血劑,可能會增加上述藥物作用的時間;清冠一號跟輝瑞抗病毒西藥(Paxlovid)可能會有互相加成,抑制病毒蛋白酶複製的功能,但功用加倍不一定有好處,可能會有未知負面作用,如同坊間中藥行自行配製的「類清冠」,雖組成一樣,但是未必適應個人體質及病症,水藥藥性強烈,亦有增加副作用的風險,不可不慎,患者若自覺需要清冠一號治療,應看診後由醫師判斷開藥,且清冠一號與抗病毒口服藥建議擇一使用,不要重複用藥。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平時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並提升免疫力,是不使病原體入侵的最好防線,唐佑任醫師呼籲,平時要均衡及多樣性飲食,尤其可攝取富含維生素 C、E 的蔬果如芭樂、黃金奇異果、草莓、柳橙、花椰菜、亞麻籽油等,可以搭配些許黃耆、枸杞及紅棗煮成的茶飲,有提升免疫力效果作用,也可經常按壓手部上的「列缺穴」和腳上的「照海穴」,讓呼吸道黏液分泌正常,減少感染的風險;此外唐佑任醫師呼籲已經染疫的民眾在服用中藥前,務必經由醫師診斷對症下藥,切勿跟風或盲目服用「清冠一號」,以免治病不成反倒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