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共同照護 早期治療提升生活品質

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跨科團隊

臺中榮民總醫院提供

一位21歲張小姐,二年前皮膚開始出現乾癬狀況,不到一年的時間,手指和膝蓋關節變得腫脹疼痛,腳跟和下背也會疼痛,特別是清晨起床時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鉅。起初她先接受傳統口服免疫抑制劑治療,但服藥後有明顯的噁心厭食等副作用,原本皮膚和關節的不適狀況也沒有改善。

後來透過本團隊的照護,接受關節超音波檢查和完整的身體評估後,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經過生物製劑治療一個月後,皮膚和關節症狀即改善一半以上;治療三個月後,症狀已全部消失,不需再吃口服藥物,只需每月返診注射一針生物製劑即可穩定控制疾病狀況。如今的她可以正常的生活與工作,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另一位57歲的徐先生,三十年前已確診為乾癬病人,5年前因為在幫忙家人修理東西時,出現右手無法旋轉施力、蹲下後起立,左腳施力會痛、易疲勞等症狀,看到報紙報導相關資訊,懷疑自己可能因乾癬侵犯關節,演變成乾癬性關節炎,於是來台中榮總求診。

經由門診醫師檢查下,發現右手第2、3根手指頭與左手第2根手指頭呈現香腸指的變化。進一步透過關節超音波的檢查下,不僅手部關節連足部關節呈現中度發炎變化,頸動脈內膜厚度左右兩邊分別為0.52mm與0.65mm,屬於心血管高風險的病人。透過醫師積極治療與病人的高度配合下,皮膚疹子6個月完全消失,關節腫痛也得到完全緩解,一年半後再執行超音波檢查時,關節已無發炎變化,頸動脈內膜厚度也下降了50%,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幅降低。原本困擾數十年的乾癬與新發作的乾癬性關節炎得到完全的控制,無留下關節變形與失能的後遺症,原本容易疲勞的狀況,也大幅改善。

張小姐與徐先生在台中榮總病友族群內不是特例,台中榮總統計186位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特定生物製劑治療下,二年內頸動脈內膜厚度不但沒有隨者年齡而增加,反而下降7.8%,進而降低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這項發現也發表於去年的台灣內科醫學會和風濕病醫學會年會。

台灣乾癬就醫人口一年約有6萬人,約有1/6有合併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早期診斷不易,有些乾癬性關節炎患者診斷時已經關節變形或腫脹疼痛不堪。台中榮總自2016年起開始推動乾癬跨專科照護團隊,結合皮膚科與免疫風濕科專科醫師與技術人員,執行跨科整合服務,幫助病人早期診斷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

中榮研創52個關節超音波診斷技術,可以在疾病的臨床前期階段,也就是病人還沒自覺關節腫痛之前,就能發現關節炎的存在,進而提早調整治療策略。本團隊迄今已服務515位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病人,執行2318人次的超音波檢查,發現乾癬病人在外觀上無明顯關節腫脹的情況下,超音波檢查可發現1/2病人有至少一個關節出現中度發炎的情況;如果只靠醫師徒手檢查的話,則只有1/5的機會發現關節發炎。這項成果也於110年八月發表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

52個關節超音波檢查也應用於評估「個別關節的發炎程度」和「整體疾病的活動度」。同時也開發了視覺化報告模式,病人一眼就能了解超音波檢查結果,提升醫病互動狀況,對於藥物調整與達標治療有所幫助。在早期診斷與積極治療下,絕大多數病人的病情都能得到改善,六成的病人可達到「最小疾病活動度」之治療目標。

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的早期發現與成功治療,需要一個緊密合作的治療團隊!免疫風濕科醫師、皮膚科醫師、成熟專業的技術人員與富有愛心和耐心的個案管理師,是團隊的核心人物。台中榮總在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跨科團隊照護上累積多年的經驗,並多次與其他各大醫院分享。整合性團隊照護的價值在於結合多專科的優質服務,幫助病人提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疾病嚴重度降至最低。

我們也定期監測病人的頸動脈內膜厚度,提早發現動脈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機率。呼籲患有乾癬的民眾,如有任何關節不適、手指腳趾腫、下背痛等,請務必諮詢您的照顧的皮膚科醫師,免或疫風濕科醫師,進一步X光或關節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