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程筱茜/台北報導
「可不可能,水牛不耕田?可不可能,水牛到了城市後,開始會爬樹!」由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當代客家美學展示計劃,以具有擬喻想像的「水牛爬樹」為主題,邀請六位藝術家進行創作,以線上展覽呈現台北客家藝術視角,探究都會客家文化如何隨著生活環境變遷而發生轉化與創新。在多元共融的都會生活中,你我可能是離鄉移居的城市新「客」人,也可能是客家族群2.0或3.0版的新生代,展覽網站於11月8日(一)上線,邀請所有城市新客人,與藝術家一同上線,創造線上共時同在的新展覽樣貌。
【六位藝術家 共聚當代藝術能量】
本次展覽邀請六位藝術家:阮璽、柯智豪、施惟捷、程仁珮、鍾想想與羅思容,在詩文、音樂、攝影、花藝、新媒體染印等形式的創作中,以各自觀點發展新作,回應自身對台北客家文化的觀察。羅
思容的詩作,以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作為起始意象;程仁珮從滋養生命與文化的「食物與味道」主題著手;施惟捷則以染織和民俗植物出發,進行新媒體演譯;阮璽遊走於街道捕捉視覺與語言的對照轉譯;鍾想想由客家盤花傳統出發,打造全新的花藝雕塑裝置;柯智豪透過音樂,講述客家文化在原鄉與都會間移動、遷徙、創造新的連結路徑的觀念。
【人文地圖裡的都會客家視野】
文化來自於日常,為讓觀眾深入瞭解現實生活中的都會客家場景,活動邀請本案顧問羅烈師教授執筆「台北客家人文地圖」專文,彷彿一條展覽支線,與藝術家作品相呼應外,也帶領觀眾探尋台北客家的蹤跡,漫遊在「大稻埕、張犁地區、大同、城南、古亭、青龍」等六個台北客家歷史區域,邀請所有民眾線上一起走訪台北客家人文地圖。
在多元文化包容的城市裡,你我都可能是新客人;既是移居台北後、因生活轉變而彷若2.0進程版的客家人,也是離開故鄉、客居到新據點的每個人。新客人成為我們彼此共鳴的起點,一起參與這次線上展覽與各式延伸活動,在藝術創作與人文地圖的世界中,找尋、遊歷、穿越城市裡的客家文化蹤跡。「水牛爬樹」當代客家美學展,邀請所有新客人11月8日一起上線。
看展之餘,展期間將進行線上問卷調查與訪談、互動程式共創、藝術家料理直播面對面、行動裝置車@收冬慶(11/14於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等活動,號召民眾參與線上與實體活動,一起感受台北客家藝術新氛圍。「水牛爬樹」當代客家美學展自11月8日(一)至11月30日(二)與大家線上見;活動訊息請上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官網(https://www.sui-ngiu-pa-su.com/index.php?fbclid=IwAR0ut-z1i0rV2YsT_oAGvvshvr2s_rNc9Be_tBmbf6Ga3WwIRg3eoPQSdNk)及FB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HakkaPark/?ref=page_in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