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豐收季 農業試驗所研發成果發表

農試所研發的蜜棗。林重鎣攝

 

農業試驗所為國內從事全國性農業試驗研究的主要政府科研機構之一,該所自1895成立以來,持續從事策略性基礎及應用性農業科技研發,專責種原保存、作物品種改良、創新栽培管理技術、土壤與環境永續、推動農產業及精進農業資訊化等,百餘年來對於台灣之糧食安全與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卓越之貢獻。

年適逢成立124週年,特辦理「研發成果發表記者會」,以作物育種為主軸,由品種、技術、產業服務三面向,發表最新的亮點成果。

農試所表示,鳳山分所在熱帶果樹育種具有高知名度,以往在棗、蓮霧、木瓜等新品種有豐碩的成績,力求選育出具有特色的優良品種。本次推出「台農13號」蜜棗除了有酸甜適中的絕佳風味外,果實賣相極佳,不但果型扁圓可愛吸睛、果皮表面具臘質、光亮、大果率高,像個小青蘋果;而且雪麗棗品質相當優異,相較一般高品質蜜棗,沒有褐斑的困擾、產期早於一般品種,屬早生種,但又沒有早熟蜜棗易有風味不佳、果肉硬、水分少、澀度高的缺點,果實也不易因高溫導致黃熟過快該所強調,該品種樹勢強健、枝條柔韌有彈性不易斷裂,又生長迅速,具有風災後快速恢復的優勢,極具市場競爭力!

甘藷是國人非常喜愛的雜糧作物,從適合烘烤人人愛的「台農57號」、到具高抗氧化及花青素含量的「台農73號」皆是農試所嘉義分所育成的特色品種。新品種甘藷「台農74金香」塊根形狀為短紡錘形,表皮為紅色,肉色為黃色,表皮光滑,形態整齊美觀品質佳,極適合蒸煮。農試所強調,該品種口感、質地及消費者整體接受度極佳,且具耐儲藏特性,未來可作為專供外銷用品種。

玉米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國內硬質玉米需求量大,不僅可以作為飼料,亦可供作食品加工及提煉玉米澱粉用途,但國產硬質玉米年產量僅2萬公噸,自給率不到1%,近幾年農委會極力推動大糧倉計畫替代進口雜糧,希望增加休耕地栽種硬質玉米以供應國內市場;「台農7號」硬質玉米生長勢強健,具有高產、好管理(抗銹病、抗倒伏)的優勢且籽粒不易破損,適合機械收穫,可推廣大面積栽種!

目前文心蘭盆花市場品種老舊,「台農7號」生育旺盛、花梗直立、花數多又有香味,且花朵顏色亮麗,磚紅色的花朵、紫紅色的唇瓣帶有白色斑紋,與目前市場既有品種具有明顯差異,為優選的盆花品種;未來除國內市場外,美國、中國、日本甚至歐洲都是潛在外銷市場,預計新品種的推出充滿商機。

近年來國內菇類產業屢屢傳出菌種活力退化之問題,進而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業者卻苦無解決方案。農試所表示,菌種如同種子一樣,是菇類生產之根本,該所在多年前即已注意到國內菌種生產業者的問題,因此投入菇類活力恢復培養基之開發,目前已針對香菇、木耳、杏鮑菇、秀珍菇與金針菇等菇類開發出「菇類菌種活力恢復培養基配方及配製技術」,透過此技術可改善菌絲生長活力,如香菇、金針菇菌絲之走菌速度變快與增加菌絲緻密度,並且降低木耳菌絲膠質化情形與增加走菌速度等效果,協助國內業者順利恢復其菌種活力,進而提升產量與品質。

農試所表示,國內香菇產量下跌的問題涉及菌種老化、栽培技術過於傳統、品種老舊未更新及栽培環境高溫等因素環環相扣,其中又以菌種老化影響最大。因此,該所以菌種為研發重點,輔助套組方式串接產業鏈以解決產業問題,所開發的「香菇菌種生產事業化技術套組」導入液態菌種生產技術,改善傳統固態菌種生產期長且耗占空間之問題,降低繼代繁殖產生菌種變異的風險,並導入自動化接種作業,不僅省工且可標準化一致性作業,利用工業管理模式確保菌種之品質。此外,本套組更導入菌種活力恢復培養基,透過提升香菇菌種之走菌速度,確保菌種之活力,藉此整合完整香菇菌種產業鏈,進而提升整體菇類產業經營效率,也能讓菇農栽培到健康菌種的太空包,大大降低減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