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嬤罕見雙子宮併子宮內膜癌 3D腹腔鏡微創手術成功解危

醫生向患者說明。(圖/照片院方提供非當事人)

台中74歲黃阿嬤兩個月來持續有陰道出血狀況,赴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奶奶竟是罕見的子宮畸形「雙角子宮」,且右側子宮腔裡疑似長出腫瘤,進一步採取子宮鏡檢與內膜搔刮術,確診為子宮內膜癌,經以「3D 腹腔鏡影像系統」進行微創手術及術後搭配放射線治療,黃奶奶恢復良好,再也不必為出血所苦。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癌科主任葛裕民表示,患者來診時主訴沒有月經已20 多年,但近來常有陰道出血問題,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有雙角子宮,其中一個子宮內膜厚度正常,另一個子宮的內膜則明顯變厚達3.4公分,相當不尋常,經子宮鏡檢視與內膜搔刮術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後,便透過3D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子宮、兩側卵巢及骨盆腔淋巴,病理報告證實為子宮內膜癌第二期。

葛裕民介紹,女性子宮在胚胎時期是由兩條細細的管子(醫學上稱苗勒氏管)發展到中間接合後,發育出子宮腔,最上端不融合形成左右輸卵管,最下端融合形成陰道的上端。如發生苗勒氏管尾部不融合或融合異常就可能導致子宮的異常發育,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五,有的人日常並無症狀,有的人則是出現習慣性流產、不孕、性行為異常時,赴醫檢查才發現天生子宮異常。

葛裕民指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肥胖、50歲以後停經的女性、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乳癌治療等患者,台灣地區罹癌人數逐年上升,發生率約10萬分之14,黃阿嬤除了有雙角子宮,且單側罹患子宮內膜癌,此情形在臨床上相當罕見,需要經驗豐富的婦癌醫療團隊,才能協助患者揪出病灶,並妥善治療。

葛裕民說明,微創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癌的安全性已廣泛被證明,由於3D影像清楚呈現 骨盆腔器官相關位置,將手術視野放大並立體化,讓醫師在手術時,能精準地切割、止血,縮短手術時間和出血量,使患者恢復較快,並降低併發症的發生,術後再輔以放射線治療,以徹底清除癌細胞。

葛裕民提醒,子宮內膜癌大多會發生異常出血的現象,停經後的婦女若出現此症狀,約有十分之一是子宮內膜癌所致,而尚未停經的女性,造成異常出血的狀況相當多,故建議舉凡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的情形,應儘速就醫,即時找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