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庭恩/花蓮報導
玉里和富里是花蓮的兩大主要農業區,近年各地的觀光產業快速發展,玉里除了近年發展起來的新景點—綿延193縣道的稻田花海外,其他特別熱門的景點,大概只有玉里神社以及六十石山與赤科山的金針花,所以為了促進玉里的在地觀光,經由花蓮縣政府輔導和建議,加上今年文旦大豐收,東豐休閒農業區因此在東豐露營區延續早年曾經舉辦過的東豐生活節,辦理這次的活動,讓遊客體驗東豐在地的生活與生態,11月17日週六,在花蓮縣玉里鎮的東豐露營區開始了為期兩天的「山那邊生活.豐收食祭」活動,活動當天有賣在地特產和文創產品的市集、DIY體驗活動、百人晚宴和夜間生態導覽等。在這農閒時分,邀請大家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
在「山那邊生活.豐收食祭」活動開幕典禮上,特別採用早上才剛出爐由號稱東豐三寶之一的有機米做的特色料理,有機米、柚子和熊讚造型的饅頭搭配原住民舞蹈和歌曲作為開幕儀式,開啟了市集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與。
而在東豐休閒農業區的遊程中推出阿婆樂餐廳進行饅頭的DIY體驗,遊客可以捏出各式各樣自己喜歡的可愛動物和卡通人物。下午開始巷弄走訪的活動,第一站是到東豐天主堂參觀,聽當地人介紹在此服務44年,今年初剛過世的法藉神父,潘世光神父的生平與他對鐵份部落的貢獻,他與另一位神父合編了阿美族語字典,且他創立的花蓮縣露得儲蓄互助社,是花蓮的第一個儲蓄互助社,因此當地人準備建立一座他的紀念館,他服務的區域(教區)位於秀姑巒溪的東邊,所以他也被尊稱為「河東天使」。接著是到莊稼緣農莊與東豐拾穗農場這兩個有獲獎經驗的有機農場參觀。
另外在遊程中還可以到莊稼緣農莊用稻梗製作成稻草鉛筆人,讓遊客進行DIY體驗;東豐拾穗農場則是推廣有機農業與循環型農業,讓遊客做碳化稻殼的DIY,讓原本只作為燃料的稻殼燃燒成生物炭,再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熱能炒焙黑豆,最後把這些生物炭加入土壤就成了第二個東豐三寶–有機質肥料,體驗循環再利用的過程。
為了推展在地客家美食,「山那邊生活.豐收食祭」活動晚間的百人宴上,則是使用當地人自製的柚醬配客家特色料理及柚香司康,讓旅客享受最後一個東豐三寶–文旦柚的美味。晚上由當地導覽解說員進行生態導覽,沿著產業道路上山,進行各種動植物的導覽介紹,其中最特別的是,這裡是只出現在台灣海岸山脈泥質山溝地區的特有種動物灰甲澤蟹的居住地。
而在東豐休閒農業區內內除了有機稻米之外,遊客還可以到有機果園-莊稼緣農莊進行砂糖橘的採果體驗,這是一種原產自中國,味甜如砂糖的橘子,它的果壁薄而且易剝離,所以採摘時蒂頭愈小愈好,以免傷到其他橘子。
遊程中還有古林有機生態園區的導覽以及有機咖啡品嘗,他們從2012年開始培育有機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挑選海拔500~700公尺地區,日夜溫差大、水氣充足且雲霧繚繞的環境培育,使用進口單向透氣閥夾鏈包裝淺焙出花果香等。其中他們還有進行近年興起的蜜處理,嘗試各種新的風味和方法。而在古林有機生態園區的遊程中,還可以體驗原住民的石貼圖,利用小石子和水泥製作馬賽克拼貼,讓遊客進行石貼造型盆栽DIY,宣導環保的概念。
而在地的原住民風味餐,體驗最在地的傳統料理,來自山林田野的野菜,跟蝦蟹,許多是平常不常見的料理,非常值得品嚐看看。另外像是范家愛玉園,體驗愛玉的製作過程,愛玉是透過在礦泉水中搓洗的方式,用隔紗布袋將愛玉子裡頭的果膠搓揉出來,再慢慢等待果膠與礦泉水融合成為愛玉凍,等待期間農場主人進行農場的導覽,介紹種植愛玉的特色,也可以吃到DIY的愛玉凍,搭配農場主人調製的客家傳統醬料(薑汁加花生粉)、鳳梨和冬瓜醬來吃,讓人吃到愛玉凍的多種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