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不再與車爭道 楊瓊瓔爭取2800萬元改善后里內埔國小通學步道

立委楊瓊瓔爭取中央及地方經費,改善后里區文化路32巷(內埔國小)人行環境及電桿下地工程竣工,讓孩子每天走的上學路更友善安全。(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后里區文化路32巷(內埔國小)人行環境及電桿下地改善工程日前完工,立委楊瓊瓔四日邀集相關單位驗收成果,她感謝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讓孩子每天走的上學路更友善安全,並指出,她先前已爭取1700萬元改善學校正門前、文化路191公尺通學步道工程,再爭取681萬元辦理學校側門、文化路32巷人行環境改善,以及450萬元辦理電桿架空線路下地工程,一、二期合計達2800萬元全面升級內埔國小通學環境。

后里區文化路32巷(內埔國小)人行環境及電桿下地改善工程 日前完工,立委楊瓊瓔4日邀集相關單位視察,市議員陳本添、邱愛珊及墩東里長張建湖、墩西里長紀廷芳、墩南里長陳輝、墩北里長羅金浩、厚里里長黃金益、月眉里長吳新春、中和里長陳水波等出席,內埔國小多位家長會成員也到場。

后里區公所簡報說明,內埔國小位於后里舊市區,周邊道路狹窄、車流量大,學生上下學長期與車爭道,安全堪憂。經楊立委爭取國土署補助340萬元、市府配合340萬元,由區公所執行文化路32巷人行道改善,全長約187公尺,並遷移台電7支電桿,同步進行電桿線路下地及照明改善,打造更安全、整潔的學童通學空間。

內埔國小校長蔣東益表示,正門及側門人行道改善工程完工之後,學生通學及家長接送非常順暢安全舒適,清晨傍晚也有許多附近居民散步運動。內埔國小家長會成員也感謝各單位努力,表示「以前孩子走在路邊總讓人捏一把冷汗,現在終於有安全的人行道、明亮的照明,真的很放心。」

台中市議員陳本添表示,內埔國小是后里的重要學校,周邊交通長期擁擠,學生上下學與車輛爭道的情況時有所見。這次工程完工後,人車分流明顯改善,也提升地方通行品質,「感謝楊委員用行動爭取,讓后里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

市議員邱愛珊指出,后里區近年人口持續增加,家長接送車潮龐大,若缺乏完善人行道與接送區分流設計,學童通學安全風險高。這次改善不僅擴寬人行空間,也同步整合排水、照明與電桿下地工程,「是一次整體性、安全性的升級」。

楊瓊瓔說,孩子每天走的這條路,看似短短一段,卻牽動家長的心。「從原本僅0.6公尺寬的標線型人行道,到如今具備完整人行空間與照明設施的實體步道,這條安全回家路,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她感謝市府及區公所的積極執行,承諾未來將持續爭取更多校園周邊改善經費,讓家長安心、孩子快樂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