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國際級文化新地標「台中綠美圖」將於12月13日盛大開館!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今(23)日舉行「綠美圖開箱-媒體預覽會」,由市長盧秀燕邀請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帶領來賓搶先開箱亮點空間。綠美圖將於10月28日至11月16日試營運,邀請市民親身感受開放與流動的建築氛圍,兩館也規劃一系列開館活動,並與市民野餐日、爵士音樂節串聯,為正式開館醞釀文化新風景。

盧市長表示,綠美圖是台中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總圖書館的文化地標,歷經十一年籌建,也感謝市議會支持,克服預算及施工挑戰,將於10月28日試營運。她強調,這是台中市自籌經費打造、沒有中央補助的重大建設,象徵市民多年心願實現,不僅補足台中沒有總圖書館的文化缺憾,更將成為台灣驕傲與世界級地標,獻給所有市民。
盧市長指出,整棟建築設計非常通透、唯美、有氣質,未來也能容納大型的展品進駐,室內空間有27公尺高,兩館互相穿透,是國內極少的設計。盧市長也向幕後團隊致上敬意;她指出,這座世界級文化地標不僅融合藝術與知識,更與周邊中央公園、國際會展中心緊密相連,串聯城市的文化脈動。SANAA事務所迄今規模最大的公共建築計畫落腳台中,也特別感謝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今日親自蒞臨,還有共同設計的劉培森建築師,三位一起打造出綠美圖。綠美圖是市民的驕傲,也期盼將來成為市民日常休憩與交流的舞台,讓藝術與知識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妹島和世表示,設計初衷是打造一座向四方開放的文化場域,人們無論從城市或公園任何方向走來,都能自在地與知識、藝術及自然不期而遇。「我們希望每位走入綠美圖的觀眾,都能感受建築與周邊環境彼此呼應的生命力。」西澤立衛補充,銀白色擴張網與玻璃帷幕映照公園綠意與城市景觀,柔化室內外界線;架高的建築使綠意、微風與光線自由穿梭,並採用低反射玻璃與透水鋪面,不僅與自然和諧共生,也克服台中炎熱氣候的挑戰。
文化局說明,建築開箱從連結兩館的綠美圖大廳啟程,其中連通橋提供建築空間中多元的觀賞視角,開館時將可見來自台中的國際藝術家林明弘的創作;大廳的不鏽鋼鏡面水池,映照四周景色及調節室溫。而全台首見挑高27公尺垂直聯通六層樓高的美術館大廳,將於開館後展出國際藝術家梁慧圭(Haegue Yang)打造的大型藝術作品,讓觀眾即便在漫步公園時也可欣賞作品。此外,綠美圖共有五間不同高度的展間,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也將於五間展覽室完整展出,並規劃互動體驗展區,促進觀眾探索中美館典藏品與建築特色。

另一側的圖書館大廳,是由SANAA事務所精心設計的花形書架與花形椅,並設有結合冷氣迴風口的「迴風書架」,運用空氣循環原理促進室內通風,兼具實用、美觀與舒適性。兩館融合的亮點空間「文化之森」是挑高的半戶外花園,以擴張網通透的材質創造無邊界的視覺。四樓花園提供民眾休憩空間,五樓環形天橋串連美術館、圖書館,無方向性的圓形設計增添觀眾自由探索的樂趣。開館後展出「世界的索引」,將展出十八世紀啟蒙時代重要經典「狄德羅百科全書」珍本,以反映圖書館是城市的百科全書,蒐集並將知識系統化,成為市民獲取知識、享受閱讀的重要場域。
文化局表示,除了建築以外,綠美圖特別邀請日目視覺操刀綠美圖開館主視覺,設計呼應通透且流動的建築理念,以「開放與融合」為核心,結合視覺識別系統的線條風格與鮮明幾何色塊,傳達現代且吸睛的形象。
文化局說明,試營運期間將於綠美圖舉辦多元豐富的活動,包括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主講的專題講座、國際論壇,並有半開放式庫房的典藏互動展、兩大主題書展;亦策劃「打開,我們的美術館:與綠美圖相遇的N種方式」、「圖書館的閱讀新章:和綠美圖的生活提案」系列活動,展出結合文學創作的戶外燈光裝置、影像聲響作品;並推出別具特色的「夜宿綠美圖」、與戶外寫生等活動,帶來一連串精彩體驗,邀請市民熱情參與,開啟藝術與閱讀的無限想像。
台中綠美圖以跨域合作與國際視野,呈現兩館共構的多層次風景,邀請民眾來感受藝術、知識與自然交融的獨特魅力,共同見證城市新文化地標的誕生。更多資訊請上中美館官網 (www.tcam.museum) 及中市圖官網(www.library.taichung.gov.tw)查詢。
今日開箱活動,盧市長、妹島和世及西澤立衛建築師、劉培森建築師、立法委員楊瓊櫻、市議員黃馨慧、楊大鋐、張廖乃綸、劉士州、黃守達、林霈涵、謝家宜,文化局長陳佳君、建設局長陳大田、運動局長游志祥、數發局長林谷隆、人事處長陳月春、秘書處副處長李政峰、建設局副局長陳永欣、新聞局主任秘書黃冠穎、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中市圖館長曾惠君、中美館館長賴依欣、新工處長陳聰仁、西屯區長鄭錫禧、藍圖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鈞、西屯港尾里長楊忠義、東區富台里長石國勳等人也到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黃健豪、廖偉翔,市議員陳廷秀、邱愛珊服務處也派代表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