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文化基金會推動藝術進校園 東榮青銀共創最長馬賽克拼貼牆

東榮國小與社區創作最長馬賽克拼貼牆,今天舉辦揭幕儀式。(圖/記者陳宜琳 翻攝)

記者陳宜琳/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與民雄鄉東榮國小及東榮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合作,邀請社區長者與學生共同創作馬賽克拼貼,並將其裝飾於學校側門。這不僅為校園增添了美麗的風貌,更象徵著校園與社區之間的深厚連結,並見證了藝術與在地合作的成功典範。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自109年起,啟動視覺藝術計畫,積極結合社區與學校,攜手創作藝術作品。今年基金會邀請豐富經驗的王雅君老師,指導民雄東榮國小及東榮社區發展協會的學員,共同製作馬賽克拼貼陶板。作品以「烈風」、「科技」、「美學」與「校園」四大元素為創作理念,完成了自基金會成立以來,長度最長(25.6公尺)且幅數最多的馬賽克拼貼陶板。

今(22)日在東榮國小舉行揭幕儀式,邀請嘉義縣長翁章梁、民雄鄉長林于玲、東榮國小校長吳春慧、東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金山、嘉義縣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尚雍,以及縣議員黃啟豪、簡嘉億、林淑完、陳文忠等貴賓一同出席,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翁章梁表示,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不僅能激發創意與想像,更帶來歡樂與交流,讓參與者在互相討教中成長,進而促進學校與社區之間良性的互動。他也提到,作品不僅展現學校的教育理念,更具有深遠的時間意義,多年後,學生們即使已畢業十年、二十年,仍能回到校園,看見當年親手完成的作品,感受到記憶與情感的延續與傳承。

東榮國小學生介紹馬賽克拼貼牆創作理念。(圖/記者陳宜琳 翻攝)
民雄鄉舊名為「烈風」。(圖/記者陳宜琳 翻攝)
馬賽克拼貼牆是由學生與社區長輩攜手共創。(圖/記者陳宜琳 翻攝)

陳尚雍執行長指出,嘉義縣文化基金會這幾年積極推動多元藝術課程深入各鄉鎮,提升民眾對藝術的認知與欣賞,並獲得廣泛好評。此次計畫由吳春慧校長親自邀請,透過馬賽克拼貼的方式美化校園,不僅讓校園煥然一新,更創下基金會迄今最多幅且長度最長的藝術創作紀錄。

吳春慧校長說,東榮國小旁邊就是知名的民雄星巴克,不過由於台1線所在位置是學校的側門,相對而言較不顯眼,藉由這次活動,美化校園、美化台1線,同時拉近學校與社區之間的距離,促進祖孫間的情感連結。

校長同時解釋其中一幅名為「烈風」的拼貼作品意涵,她表示,「烈風」(荷蘭語:Dovoha)是民雄的舊稱,藉此喚醒大家對地方歷史的記憶,並希望打破過去以「打貓」——貓的形象為主題的創作框架,帶來全新的視野與詮釋。

王雅君老師將設計圖轉換為AI數位解析後的馬賽克拼貼圖,並結合陶板浮雕的製作技法,使作品更具層次與藝術感。有學生分享,這次使用的馬賽克磁磚尺寸較小,雖然製作難度提升,但拼貼完成後的質感也更加細緻。也有長者提到,一開始拼貼時無法看出圖案輪廓,但當磁磚一片片連接起來,圖案便逐漸浮現,這樣的轉變讓人驚喜,也是參與過程中最有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