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罹攝護腺癌2兒聽醫勸跟著篩檢 意外揪出罹癌

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品叡提醒,攝護腺癌與攝護腺肥大徵狀相似要特別。(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一名80歲的老翁,因為頻尿、解尿困難,半夜都要起床小便3、4次,到醫院就診後,發現罹患攝護腺癌。老翁每次就診時,皆由兩個兒子輪流陪伴,醫師告訴他們,該癌症遺傳的機率很高,提醒要做檢查,沒想到,老翁兩個兒子檢查出來皆罹患攝護腺癌,驚呼「怎麼這樣?」醫師說,這周五便是父親節,攝護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上升到第五名,提醒男性朋友要注意。

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品叡表示,老翁檢查出攝護腺癌症後手術治療,同時定期回診追蹤,每次都由兩個兒子陪同看診。趁著看診時,他告訴對方,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若父親罹患攝護腺癌,依文獻報告研究統計,兒子罹患的機率比一般人高2至3倍,提醒他們要注意。

黃品叡說,老翁的兩個兒子年紀都50多歲,而且從來沒有做過攝護腺相關的檢查,平時也沒有尿不出來、急尿、頻尿或血尿等攝護腺疾病的相關症狀,沒想到,兩位在聽從他的建議後篩檢,先抽血驗PSA(攝護腺特定抗原)數值超過正常值,進一步再做病理切片,竟然檢查出罹患原發性攝護腺癌症,得知結果時讓兩人嚇了一跳。

老翁的兩位兒子自述,平時身體沒有感到不舒服,也沒有抽菸、喝酒等習慣,根本不知道自己居然會跟父親一樣罹患攝護腺癌,還難過的說,「父親罹患攝護腺癌已經很難過了,沒想到我們也罹患癌症。」

黃品叡指出,如果為人父親真的罹患攝護腺癌,一定要主動告知兒子,兒子自己也要提高警覺,提早做篩檢,萬一同樣罹癌,才能早期發現、早點治療。由於攝護腺癌早期通常症狀不明顯,症狀可能跟攝護腺肥大症狀差不多,包括解尿困難、尿流變細、尿急等,很容易被忽略。

黃品叡說,攝護腺癌篩檢有肛門指診、血液PSA檢查及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40歲以上男性要開始留意,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如果排尿困難、頻尿、尿液或精液中有血、排尿時有疼痛或灼熱感,一定要儘早就醫,平時養成良好習慣,少吃高油脂食物,多攝取新鮮蔬果、高纖維食物,更要定時健康檢查,才能遠離罹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