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榮領先引進達文西單孔SP系統 為兩病患成功切除攝護腺癌

臺中榮總於5月23日引進最新達文西單孔SP系統

【臺中榮民總醫院提供】

美國前總統拜登被診斷出攝護腺癌,引起全球高度關注,攝護腺癌也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臺中榮總於5月23日引進達文西單孔SP系統(da Vinci SP surgical system),並於裝機及測試後隨即於晚間10時完成該系統在台上市後全台首例手術,為攝護腺癌患者切除攝護腺,開創台灣微創泌尿手術新紀元,提供病患更低侵入性、更快速康復的治療選項,也彰顯台灣醫療對高階手術技術的掌握,與國際技術同步。

臺中榮總導入的達文西單孔SP系統是最新一代的機器人手術平台,與過去多孔系統不同,僅需一個約2.5至3公分的切口,即可同時操作多支可彎曲的手術器械與3D高解析度內視鏡,全部透過單一套管進入體內。實現高精度、高靈活度與低侵入性的手術環境,大幅減少手術創傷、加快恢復、降低術後疼痛,術後傷口幾乎隱形。

臺中榮總泌尿醫學部泌尿腫瘤科楊晨洸主任表示,達文西單孔SP系統具備的360度轉動鏡頭,提高手術視野靈活性;手術器械從8公厘縮小到6公厘且有更多活動關節,讓醫師在狹小骨盆腔內操作更加順暢。對需要精細切除、保留神經與功能的攝護腺癌手術,提供極大助力。相較傳統腹腔鏡或達文西多孔手術,達文西SP手術具備3大優勢:

(1)傷口小、恢復快:單一切口設計可減少術後疼痛與感染風險,加速病患恢復。

(2)精準度高:機械手臂可精細操作攝護腺周邊複雜神經與血管結構,降低術後併發症。

(3)美觀與生活品質提升:單孔術式傷口隱蔽,術後解尿及恢復生活品質較快。

不過使用達文西單孔SP系統仍須因「病」制宜,楊晨洸解釋,目前主要先應用於第一期的攝護腺癌及腎臟癌。攝護腺癌尚須考慮攝護腺大小,腎臟癌則需評估腫瘤位置和大小,醫療團隊將全盤評估病況,建議病患最有利的達文西手術方式。

臺中榮總23、24日以達文西單孔SP系統,為64歲陳先生和71歲謝先生完成攝護腺切除手術,兩人分別罹患低惡性度和中等惡性程度的第1期攝護腺癌,由他院轉介至臺中榮總。楊晨洸說,考量陳先生務農,選擇以單孔SP系統進行全腹膜外攝護腺根除術,避免穿透腹膜以完整移除腫瘤,減少腹腔損傷,加速恢復,住院時間比多孔系統縮短約五成;謝先生則接受攝護腺根除與淋巴清除手術,單孔SP系統靈活的器械與更佳的手術角度,有助術後恢復。

目前全球已有多家醫學中心引進達文西單孔SP系統,用於泌尿科、婦科、耳鼻喉科、一般外科、乳房外科、胸腔外科及大腸直腸科等領域,今年通過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期許可後上市,臺中榮總於5月23日完成裝機與測試作業。

臺中榮總達文西手術中心周佳滿執行長表示,臺中榮總率先導入達文西單孔SP系統,展現在智慧醫療與高階微創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未來將持續推動創新醫療技術,精進外科醫療品質,造福更多病患。

臺中榮總自2005年引進第一代達文西機械手臂,目前總案例數突破7000例,擁有5台達文西手術系統,包括4台達文西Xi系統、1台新達文西單孔SP系統。臺中榮總也擁有多項尖端醫療成果,包括全國首例5公斤以下兒童外科達文西手術、全國首家大腸直腸外科、耳鼻喉科達文西手術觀摩中心、全台首例「達文西手術5G遠程協作」,以及結合5G與360度3D全景虛擬實境技術進行示範手術實況轉播,並於2024年成立全國唯一達文西手術全計畫觀摩中心,同時為全台首家使用直覺公司數位平台Intuitive的醫院,與國際接軌,提供患者最新且高品質的微創醫療技術。

達文西單孔、多孔系統說明

  單孔SP機型 多孔Xi機型
機械手臂 單一機械手臂,包含3個多關節腕式器械和一個可以360度轉動3D鏡頭,手術器械和鏡頭皆通過。 4支機械手臂,單一手臂只含一種手術器械。
手術器械 器械直徑6公厘且具備多關節,可應用於狹窄空間,並具備較大手術自由度。 器械直徑8公厘,只有器械頭端有活動關節,內視鏡分為0度和30度。
手術過程 單一傷口1次定位,消除外部手臂碰撞的可能性。 多切口術前定位需較長時間,且無法同時操作3支器械及1支內視鏡。
手術傷口 單一傷口,較美觀、恢復快。 3-6個傷口不等,傷口數多,恢復期較長。

製表:臺中榮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