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宜琳/嘉義報導
嘉義市政府今(9)日舉辦「小小北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揭牌儀式,黃敏惠市長與多位議員、貴賓到場見證這一重要時刻。作為嘉義市第一處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其成立不僅是「嘉義大車站計畫」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翻轉小澎湖、小副瀨及北港車頭區域的全新開始。黃敏惠市長強調,都市更新不僅是老舊房屋的翻新,而是在保留歷史文化的同時,再造城市新活力。也期待透過駐點工作站的設立,深化與地方社區的連結,讓市民共同參與城市未來。
黃敏惠表示,回顧嘉義市過去數十年來的都更歷程,十大旗艦計畫不僅承接城市轉型的契機,更要打造一個具人文溫度、有故事的都市。其中三個子區,居民意願較高的區塊已列為優先推動範圍。為推動與在地居民的交流與共識形成,「小小北都市更新工作站」也正式設立,進駐地點位於嘉義轉運中心一樓。黃敏惠市長揭密,「小小北」原是當地舊地名,名稱親切、富有人情味,未來工作站將成為市民了解都更、分享意見的重要平台。也強調,這不僅是硬體的都市更新,更是一段承載人文記憶與社區情感的過程。
黃敏惠呼籲,大眾運輸不僅是永續發展重要一環,更攸關雲嘉南地區的整體發展。未來嘉義大車站地區有台鐵、林鐵、輕軌三鐵共構,形成區域的交通樞紐建設,地位至為重要。其中輕軌藍線是中央對嘉義市的承諾,更涉及政策、法律、事權執行及公平性等多重面向,應由中央主政辦理,以促進區域交通發展及產業經濟繁榮。這不只是帶動整座城市發展的關鍵,更是我們每一位嘉義市民內心最深切的期待。
今日活動邀請嘉義高商的師生以及博愛社大等在地文史工作學者進行分享,學生們透過探訪,了解在地歷史與文化,將年輕世代的創意與活力揮灑於藝術作品之上,展現後站地區不同層次的歷史。黃敏惠也提到,教育是城市發展的基石,嘉義高商師生的作品,呈現出美麗又動人的嘉義市歷史文化;更感謝在地文史工作者的努力,長期以來對嘉義市歷史文化的深耕與守護,讓市府團隊在推動都市更新的同時,也能保留嘉義市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特色。
都市發展處許懷群處長表示,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的成立是推動都市更新的重要一步,未來將提供市民更便利的諮詢與參與機會。市府將持續引導民眾參與規劃,並與專業團隊緊密合作,共同為後站地區注入創新活力,攜手建構更美好的城市未來。
都發處表示,「小小北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的招牌設計別具匠心,由市府前地政處處長饒嘉博親自題字,並由在地藝術家張福昇老師以檜木燒烙工法精心製作,此外,招牌所使用的檜木材料來自嘉義市老屋拆除後保存的舊建材,象徵著都市更新的傳承與再生。黃敏惠市長讚賞,這塊招牌不僅是後站都市更新的象徵,更是蘊含著後站歷史的藝術品,它展現了嘉義市豐富的歷史底蘊與工藝美學,也代表我們對嘉義市未來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