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古董真詐騙!臉書古董投資險遭騙221萬

大甲警分局與新光銀行大甲分行聯手攔阻一起假古董高額詐騙案件,王姓男子成功保住二百二十一萬餘元。(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警分局與新光銀行大甲分行最近聯手攔阻一起假古董高額詐騙案件,成功保住民眾積蓄二百二十一萬餘元。

警方表示,一名年約五十多歲的王姓男子日前滿懷期待地走進新光銀行大甲分行,準備匯出一筆人民幣十七萬元(折合新台幣約七十六萬四千元)的款項至某帳戶內。余姓行員敏銳地察覺異狀,便主動關懷詢問該筆款項匯款用途為何。王男稱,自己因為對古董收藏頗有興趣,日前在FB網路瀏覽時在一家古董買賣社團中結識了一位「專業收藏家」,對方聲稱有一批珍貴古董要出售,並保證「投資報酬率極高,轉手就能大賺一筆」,令他一時起心動念想要買來當作投資。網路賣家遂傳送幾張瓷器照片供他選購,期間還不斷強調這是「內部消息」且「限量釋出」要買要快,王男為搶先取得這批「寶物」,故依指示到銀行預備匯出七十六萬四千元作為訂金,所幸機警的銀行行員察覺有異後,立即通報轄區大甲派出所派員到場協助。

大甲分局員警獲報後到場,經初步了解案情後,在王民同意下當場檢視手機內與「賣家」的對話內容,竟全都是簡體字體,且賣家只留了一組的微信帳號作為聯繫之用,另外就是賣家提供的古物照片模糊不清,在網路上即可找到相同圖片,顯然是中國詐騙集團所為。這與近期常見的「古董詐騙」手法如出一轍,詐騙集團透過社群網站或投資社團,鎖定對收藏有興趣的民眾,聲稱手上有來自故宮流出或私人收藏的稀世珍品,並誆稱有「內部管道」所以才低價出售給有緣人等話術,讓受害人慢慢卸下心防後,依其指示預先支付訂金再掏空銀行帳戶內的存款,王男於聽取員警詳細說明後,始驚覺遭詐騙,當場取消交易,慶幸當時若非熱心的行員與員警即時勸阻,他銀行帳戶內高達二百二十一萬餘元的存款恐怕將化為烏有。

大甲警分局長謝建國呼籲,近期古董投資詐騙案例頻傳,詐騙集團不僅冒充專業藏家,甚至繪製假證書、假拍賣紀錄以取信受害人。此外,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近期還出現「AI變聲詐騙」,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偽造親友聲音,誘騙受害人匯款,令人防不勝防,切勿透過未經查證或來路不明的網站進行投資理財,遇有疑問,應即向身邊親友討論、商量或撥打110或165反詐騙專線及直接向當地警局求助,以保障財自身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