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迎來喜訊 小巴拉望孔雀雉健康成長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新成員「小巴拉望孔雀雉」。照片由臺北市政府提供。

實習記者羅子芩∕台北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再傳喜訊,住在鳥園區的巴拉望孔雀雉夫妻終於繁殖成功,經過人工孵化及育幼,可愛的寶寶現身啦!早熟的寶寶活動力高,目前已經學會自行採食,一見到麵包蟲就會上前大吃一頓。保育員還發現牠在吃飯時非常率性,會先把盆裡的飼料撥出來,這一系列的動作像極了牠們在大自然中覓食的行為。

自行採食中的小巴拉望孔雀雉。照片由臺北市政府提供。.

巴拉望孔雀雉因為面臨棲息地喪失與商業狩獵壓力,野生的數量不斷減少,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認定的易危動物。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巴拉望孔雀夫妻過去雖有繁殖紀錄,可惜沒能成功帶大幼雛;在今年繁殖季內產下了兩顆蛋,不過親鳥的孵蛋行為並不積極,於是改採人工孵化和育幼。兩顆蛋都有受精,但是其中一顆並沒有發育成功,另一顆蛋則是在5月31日順利破殼,雛鳥初期的「銘記Imprinting」行為十分明顯,只要沒看到保育員的身影就會不安地大叫,非常黏人呢!

保育員除了要安撫雛鳥的情緖外,教導牠學會自行採食也是一項很重要的課題。在寶寶破殼後的第一週,每餐都要拿著攝子充當鳥爸鳥媽的嘴喙,示範給雛鳥啄食飼料,但小寶寶很容易分心,有時候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另外,還發現雛鳥雙腳內側的一趾有異常彎曲的現象,於是保育員利用膠質軟管和透氣膠帶作為輔具,慢慢地將腳趾拉直;第二階段再使用棉棒加強腳趾支撐的力道,透過早期治療與復健,目前雛鳥的腳趾恢復狀況良好,不會影響後續抓握功能。

分心的寶寶,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呢。照片由臺北市政府提供。

巴拉望孔雀雉寶寶現在已經能振翅進行短距離飛行,被帶到戶外探索時也展現十足好奇心,四處探索環境,當遇上太陽時會斜躺下來做「日光浴」,不過這可不是只有巴拉望孔雀雉才會做的行為,在鳥園區的生態鳥園中,時常有鳥類斜躺在地上,嚇得民眾以為牠們不舒服而趕緊通報,其實都是在做「日光浴」啦!這些聰明的鳥兒,會斜躺在地上並將翅膀打開,利用紫外線殺死羽毛上的寄生蟲,同時也能合成維生素D增加鈣質吸收。疫情期間減少外出,民眾不妨趁著白天陽光正好,拉開窗簾,在室內也能跟著巴拉望孔雀雉寶寶一起曬太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