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生,50歲男性,菸、酒、檳榔史大概有20多年,約在108年11月因吞嚥異物感,接受胃鏡檢查後發現食道惡性腫瘤,於109年1月31日接受食道惡性腫瘤手術,術前醫師即告知手術可能會傷及聲帶,開完刀之後可以說話,但說話聲音沙啞,說話容易累,而且沒辦法唱歌,因本身職業為活動主持人,所以覺得非常的困擾,後來轉介耳鼻喉頭頸部王仲祺主任,經評估後於109年10月14日接受聲帶軟骨整形手術,術後自覺改善很多,可以輕鬆說話,且說話聲音宏亮,甚至擔任今天的活動主持人。
世界語音日是4月16日舉行的全球性年度活動,旨在慶祝人類能運用語音的成就,並提醒民眾語音在所有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使用語音是人與人間互相溝通交流的有效方式,世界語音日目的在使全球人類意識到我們需要重視預防一些語音疾病的發生、積極修復語音失常、訓練語音進行藝術表演,以及研究語音醫學等等和語音相關的工作。這項慶祝活動始於1999年的巴西國家語音日,這是醫師、言語病理學家和歌唱老師共同倡議的結果。2002年被美國及全球正式認可,並在當年將該活動命名為“世界語音日”。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響應,臺中榮總也於今年在台灣首度舉辦活動,希望提醒大家珍惜嗓音的重要。
人類的喉部主要由兩條會動的聲帶來控制呼吸和發聲,並在吞嚥時保護食物不會誤入呼吸道。兩條聲帶之間的通道叫做聲門,呼吸時,兩側聲帶向外開展,聲門打開,空氣進入氣管和肺部進行呼吸;發聲時,兩側聲帶則向聲門中線靠攏,關閉聲門,由肺部吐出的空氣則會吹動聲帶,造成聲帶震動,發出嗓音;另外在我們吃東西吞嚥時,聲門也需關閉來避免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