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南投報導
文創產業興起,帶動近年一波青年運用傳統技藝結合創新設計,開發出許許多多在地特色產品。然而,臺灣各地農村過去顯而易見的傳統技藝,如:菜籠、斗笠、掃帚…等,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物件與農業用具,是很少被呈現的文化保存或文創產品的主題。而位在中興新村的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推動農村再生十周年之際,特別從9月25日至9月2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二號倉庫舉辦「農村再生 10載幸福」聯合成果展,其中以「技藝藏村-臺灣農村常民文化技藝」為主題的展區,可以看到現在已經很少使用的這些充滿農村產業趣味的器物。
過去在50年代到60年代農民為解決生活、生產需要,取用農村環境自然素材,製作出各式各樣具實用的器具,也常見因為大量需求,衍生成為農村集體從事的副業。今年度,水土保持局啟動首次農村傳統文化技藝調查保存,將這些過去與農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技藝,透過調查與口述訪談,能夠被記錄保存,甚至開啟傳統技藝傳承的機會。
在水保局的「技藝藏村-臺灣農村常民文化技藝」展區,透過「職人開箱」的概念,以今年度收錄的個案,將這些逐漸消失的傳統技藝、職人、製作步驟、成品,再一次完整開箱呈現。
其中像是有「竹籠王國」美名的天赦庄,就是嘉義縣溪口鄉美南村,這個不產竹子的地方,在民國五、六十年代,竟是國內農業專用竹籠的生產地,舉凡大宗運輸蔬果用的農會籠、外銷籠、蔥仔籠、鹽簍,一年需生產百萬個各式不同大小的竹籠供應全臺,在當時客廳即工廠的年代,竹籠編織可是養活鄰近數個村莊幾百戶人家的產業。鼎盛時期,天赦地區每年農曆過年只休一天,初二沒有在回娘家,如果正在趕出貨,村莊二十四小時點燈趕工在以前是很普遍的。
另外,還有近年來非常潮的紅藍綠茄芷網袋,早年當塑膠尚未普及時,茄芷袋是以鹹草(亦稱茄芷草、三角藺草)編織而成,因為草質屬於較為寬厚粗韌的鹹草,是用來裝買賣蔬果用的袋子,負重又耐用。在當時,整個後壁地區居民務農之餘,每戶老老少少都在從事編織茄芷袋,小小後壁就有三十幾位販仔,日治時期運銷全臺,直到塑膠材料替代,這項極具特色傳統技藝,才被紅藍綠茄芷網袋給取代。
而興盛一時的養蠶事業,在民國六、七十年代,曾經藉著栽桑養蠶出口蠶繭,創下驚人出口紀錄,是生活中不容易接觸到的老行業。民國六十二年國內設立蠶業生產區,當時在苗栗、南投、臺南、屏東、花蓮、臺東,共計分布六處,涵蓋從業人口數千人,在民國八十一年頒布蠶業廢耕後,國內養蠶業受到嚴重影響,這項分工明確且生產鏈涵蓋範圍廣大的產業發展,瞬間戛然而止,目前全台只剩下苗栗的涂泉明一家人持續經營,而他們也是國內唯一從栽桑、養蠶、製被,一條龍生產蠶絲被的蠶農。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表示,9月25日至9月2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二號倉庫舉辦「農村再生 10載幸福」的聯合成果展中,「技藝藏村-臺灣農村常民文化技藝」展區,就展出十多種這些現代已經很少能看到,傳統農村生活常用器物及製作方式,讓大家再次回味過去臺灣農業繁華的另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