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台中報導
環保團地7日上午在市政府前再度集結,針對有學者調查環境戴奧辛增加20倍,及市政府執行PM2.5環境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調查報告的公布時間,要求市府要盡快提出相關報告及說明,其中針對環境戴奧辛部分,臺中市政府環保局說明出,學者調查分析的單位為「飛克(fg)」,跟標準所使用的「奈克(ng)」,足足小了10的6次方倍,也就是使用單位不同所導致,但不論採用何種單位,檢測結果皆符合環境標準。
而為了掌握台中市轄區內的汙染排放,除各汙染源自主檢測外,市府環保局也進行戴奧辛稽查檢測作業,自100年1月至107年5月4日止,針對台中轄區內公私場所共計執行118根次的管道戴奧辛稽查檢測,查獲9根次不符合排放標準,均已告發處分並限期改善完成認定。
另外,環保局自103年至今,也陸續於環境負荷較大的熱區執行環境戴奧辛監測作業,共執行21點次,其監測結果值介於0.01至0.078 pg-TEQ/m3;而環保署100年至106年針對西屯測站所做的長期戴奧辛環境監測,監測結果為0.013至0.091 pg-TEQ/m3,2項結果均低於日本環境戴奧辛空氣品質標準0.6 pg-TEQ/m3。
另外針對有環保團體關心台中市政府執行PM2.5環境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調查報告的公布時間的問題。台中市府環保局指出,這項計畫執行期程為期3年,需長期追蹤調查後,結合3個年度的環境汙染調查結果再進行健康風險評估,目前計畫仍在執行中,如未完成就公布將產生誤差,恐有失精準;所有調查工作完成並整合資料後,將完整公開說明調查結果,外界質疑市府不公布,事實上並非如此。
環保局表示,為評估后里、西屯、大雅區及港區PM2.5、揮發性有機物及酸性空氣汙染物中,對人體具危害性物質的健康風險,市府主動編列預算自105年起執行為期3個年度的空氣汙染物PM2.5環境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作業,並據以研擬短、中、長期管制策略。
第一個年度的調查作業廣泛蒐集環境背景資料,包括23根次管道及41個檢測點的大氣、土壤檢測,共進行179種汙染物調查,以評估后里、西屯、大雅及港區PM2.5空氣汙染程度,並利用健保資料庫探討台中市居民健康狀況及與PM2.5的關係;第二個年度的調查作業則依據第一個年度的調查結果調整檢測項目,並增加大氣採樣及檢測頻率,執行41個檢測點,目前持續執行中。
接下來,第三個年度的計畫將持續追蹤大氣調查,規劃41個檢測點,共計147種汙染物調查,並將彙整三個年度的調查結果,進行模式模擬評估港區、后里區、西屯區、大雅區及台中市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