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69歲薛姓婦人因反覆胸痛、心悸就醫,檢查發現不僅心臟三條血管嚴重阻塞,更在多年前置放支架處再次狹窄,並伴隨明顯鈣化,使傳統氣球擴張與再置支架處理面臨挑戰。關鍵時刻,長安醫院心臟內科盧炯睿醫師採用最新「IVL血管內震波碎石術」,成功打通鈣化冠狀動脈並置放新的心血管支架。
心導管檢查顯示,患者冠狀動脈顯著狹窄,其中兩條達90%以上,另一條超過75%;右冠狀動脈為先前已置放支架之處,現再度發生嚴重阻塞,且伴隨明顯血管鈣化。盧炯睿醫師說明,動脈鈣化會使血管失去彈性與順應性,造成氣球無法有效擴張、支架無法完整貼合,進而增加術後再狹窄或血管破裂風險。此類結構性病灶若未妥善處理,將嚴重影響介入治療成效與病人預後。
在此案例中,團隊採用「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藉由特殊導管釋放震波脈衝,在血管腔內精準破碎沉積的鈣化結構,使血管重新獲得可塑性。完成鈣化處理後,再輔以藥物塗層氣球擴張與新支架置放。術後影像顯示,血管擴張良好、血流通暢,病患自述胸悶症狀明顯緩解,恢復狀況穩定,順利出院。
盧炯睿醫師指出,IVL技術為當前少數可在血管內直接針對鈣化處理的策略之一,操作安全性佳,無須高壓擴張,也降低傳統旋切器械帶來的栓塞或穿孔風險。對於具高度鈣化、長段病灶或支架再狹窄的患者,IVL可作為安全且有效的輔助工具,有助提升整體介入成功率與長期血管通暢性。
盧炯睿醫師提醒,冠狀動脈狹窄常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家族史及年齡等因素相關,即使已接受過支架治療,仍可能再度狹窄。已置放支架或曾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應依醫囑規律服藥、控制三高、戒菸、維持體重,並按時回診追蹤,才能降低再次狹窄與心肌梗塞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