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用理解的光 照亮多元成長的轉彎

圖說: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持續推動多元、溫暖的親職教育。(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持續推動多元、溫暖的親職教育,近日辦理「我也有童感」、「青聽聲音」活動,期盼透過專業課程與實務分享,引導家長用理解代替責備、用陪伴支持孩子走過成長中的迷惘與轉變。活動聚焦在如何看見每位孩子獨特的特質與需求,協助家長提升教養覺察與溝通技巧,打造更有彈性與溫度的家庭關係。

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特別邀請長樂國小教師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於擔任講師,邀請家有學齡期與青少年子女的家庭參與,透過講師真誠的分享與互動,陪伴家長認識孩子的特質與內在需求。課程引導家長理解不同成長階段的教養挑戰,在過程中重新看見自己的力量,也與孩子之間多了一份理解與靠近。

圖說: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持續推動多元、溫暖的親職教育。(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我也有童感-學齡期親職教育系列講座聚焦在看見學齡期孩子的特質與內在光芒。帶領家長重新看見孩子的努力與閃光之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調與表達方式,在融合的教養日常中,理解與接納,是陪伴的起點。當孩子懷疑自己是否做得到的時候,一句「我相信你可以」就能成為勇敢前進的力量,也讓孩子知道,不論走在哪裡,都有人在原地守候與支持。課程鼓勵家長放下控制與焦慮,學習看見孩子的特質與需求,給予他們犯錯與成長的空間。因為每一份理解與信任,都是孩子的勇氣來源。

青聽聲音-青少年親職教育系列講座則帶領家長走入青春期孩子複雜又細膩的內在世界。講師分享青春期的掙扎與期盼,揭開叛逆行為背後那份「盼暱」的情感需求,也引導家長理解孩子在關係中築起防線的原因。課程中,家長們笑著聽,心中卻默默感動。學習放下批判與急躁,用更真誠的姿態聆聽孩子的聲音,為彼此打造一段既自由又親近的親子關係。

縣長徐榛蔚表示,當家長願意放下標準的眼光,看見孩子獨特的節奏與光芒,就能讀懂那些倔強、退縮或安靜背後,其實,隱藏著孩子深深的期待與內心的渴望,是盼望被懂、被接住的情感訊號。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陸續推展各類家庭教育課程、親子溝通活動,歡迎鄉親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