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淑禎/採訪報導
台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周曼農最新創作《偵探學》8月3日至7日於歌劇院大劇院上演,作品打破歌劇院有史以來的觀演模式,參與者是從歌劇院B2搭乘「布景升降平台」入場,沉浸遊走於舞台和觀眾席之間,感受超現實場景帶來的奇幻意象,而且每場2千個座位只開放20名觀眾入場的豪華演出。
藝術總監邱瑗說這是一場超乎想像的展演,要讓歌劇院的劇場擔任表演者,為了觀眾在舞台的側台、後台、夾層遊走,製作團隊花了很多時間規劃動線及安全評估,希望每一位觀眾在精心打造的場景氛圍中獲得難忘的劇場體驗。《偵探學》已全數完售,因此特別加開三場教育推廣場,讓更多年輕學子體驗不同以往的跨域展演。
《偵探學》是一齣結合機械動力裝置、科技影像、聲場設計及劇場表演的跨域創作,運用日常所見的景物模擬打造偵探們遺留的房間:未曾有委託人親見偵探現身的〈無之間〉、堅信對稱即真理的雙胞胎偵探〈雙之間〉、探索案發現場逼真模型的〈模型之間〉等。周曼農運用超現實手法營造空間氛圍,建構充滿懸疑、如夢境般的詩意場景,刻意顛覆以往劇場既定的敘事和感知模式,帶給參與者全新的觀演經驗,引發多元感知與思考。
駐館藝術家周曼農表示:非常感謝歌劇院以完全開放的自由度,讓我大膽地實踐創意。《偵探學》是一個系列計畫,前幾年透過不同合作機緣,發展了展覽與文本雛形,這次駐館計畫終於可以把醞釀多年的想法實現。雖然是以偵探之名,但並非單一找尋兇手的解謎故事或遊戲,而是透過重組、轉化日常生活中的既定景觀與想像,引發參與者思考何謂真實?進而觸探『何謂生命的真實狀態』哲學性思考。
周曼農說,2020年底決定用大舞台的整個區域來做展演創作時,團隊就開始瞭解整個空間的特質、技術限制,擺什麼東西會好看?要用什麼策略去處理?整整場勘了7次,因應空間去轉換設計,花很多時間討論每個區有什麼,「演出到最後會覺得是潛意識的、很多生命的斷片,不知所以的事情,從記憶裡滑出來,像夢境一樣。
《偵探學》的製作團隊陣容堅強,周曼農邀請近年備受矚目的新媒體藝術家張暉明參與空間設計和新媒體技術統籌,獲得臺南新藝獎的劉文奇擔任音樂設計,新銳作曲家劉韋志負責作曲,曾獲2017年世界劇場設計展燈光設計新銳組銅獎的吳峽寧負責燈光設計,以及充滿創意與驚奇的僻室HousePeace團隊擔任空間陳設暨模型製作。
張暉明說,他是做新媒體藝術的,這次把整個劇場當成巨大的機械裝置來運用,把舞台上很難移動的反響板做成裝置,有聲音反射的功能,嘗試不同聲音變化的可能性;舞台下的夾層裡還有車站月台、便利商店等個空間,等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做了好幾個舞台設計,燈光、聲音都要針對空間特性獨立規劃,最後再設計動線連接,是一趟豪華的旅程。
《偵探學》除了實體展演,製作團隊特別建構偵探的雲端空間,以3個特殊物件串聯敘事,周曼農提到:「線上空間是線下空間的平行時空,延伸出相互呼應但又各自獨立的氛圍與敘事,留待參與者進入雲端空間體驗。」《偵探學》線上空間:https://detectivededuction.com/。